第三十五章:成败无悔

第(1/2)页

邵耀南慵懒地往沙发上靠去,眼睛盯着天花板,良久之后失望地说道“我以为你们是认错的。所以我才在百忙之中来见见你们。没想到啊那今天我就把话说明白了,你们想重组邵氏,就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来。这没得商量。”

        说完,起身就走。

        邵丽娜起身拦住了他,用请求的语气说道“二哥,您等下。咱们再商量商量。这事没缓儿吗”

        邵耀南重重地“嗯”了一声。

        这时,唐之信也站了起来,拉住邵丽娜,对邵耀南说道“你现在可以走了,重组邵氏集团时你不在,邵氏集团将来做起来了,你可不要没皮没脸地再回来求施舍。”

        邵耀南转过头,用眼光狠狠地瞪着唐之信,不经意间一个巴掌就要落在唐之信的脸上。唐之信往前一步,一个反擒拿轻轻松松就把邵耀南按在了沙发上。邵耀南虽然是一米七八的汉子,可无论怎么使劲就是动弹不了。

        这时,唐之信严肃地说道“邵总一世英名,怎能养出你这个白眼儿狼。败家子儿。”

        邵耀南依然用力地挣扎者,在一旁的邵氏三兄弟和邵丽娜没有说话,任由唐之信就这么按着他。

        过了一会儿,唐之信松开了邵耀南,邵耀南想还手,可看唐之信的架势,最终还是忍住了。他用狠狠的目光扫了一下屋内的人,愤愤说道“行啊今天你们请了一个好帮手啊。你们等着”之后,他径直走了出去。

        屋内一片死寂,此刻,所有人都知道,与邵耀南的谈判失败了

        过了许久,邵丽娜先打破了这种极度尴尬的平静,说道“眼下这邵耀南已经是铁了心的要离开咱们邵氏集团了。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邵耀华愤愤地说道“挂上了一个绿眼老妖精,身上立马就有妖气了。我刚才真想揍他。”

        邵耀成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刚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闸住了。邵丽娜看到后,多少有些担心。急忙问道“三哥,有什么话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咱们一块想办法。”

        “二哥是铁了心要控制邵氏。而他提出的条件我们又不能接受,再加上刚才又来这么一下子。咱们得自己想出路了。大哥那边的供应商有完,用责怪的目光望着唐之信。唐之信则活动了一下手腕儿,没有理会他。

        此时邵耀华感觉说什么都不合适,既不能当面责怪唐之信这个“大财神”,也提不出有用的建议。就摇了头,没说话。

        邵丽娜为了缓和屋内的悲观情绪,就提高音调,略带引导地说道“咱爸创业时,遇到的困难可以咱们大多了。那个时候,没资金,没人才,还没技术。全靠咱们一点点儿积累,才脱颖而出。现在,咱们资金不成问题,公司建制也还在,只是少了原材料的供应,我就不相信咱们还过不了这一关。难道这原材料只有他邵耀南能供应就算国内没有那国外呢”

        邵氏三兄弟抬起头,用奇怪的目光望着邵丽娜,不一会儿,又垂头丧气地把头低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

        邵耀华抬起头,悲观地说道“丽娜,咱们集团这前前后后停止运转多少时间了就算现在能从国外找到供应商,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咱们没和外商合作过,一点经验都没有。再加上这出进口的手续繁琐。就算咱们和外商搭上线,从看样品、签合同、订货、发货。这样下来,没有几个月也弄不成。咱们这几个月不能都不开工吧要真是那样,咱们这亲戚不得把咱们撕了啊。”

        邵耀成和邵耀坤也点了点头。

        这时,唐之信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放在了桌子上。说道“d国有一家原材料供应商正在寻求买家现在王东阳就在d国,正在商量收购的事儿。”

        “卖给咱们”邵耀华瞪大了眼睛望着唐之信。

        “对最近e洲经济下滑得厉害。大范围经济的不景气d国企业的利润。眼下,他们正急着找买家。”

        邵丽娜惊讶地望着唐之信,转悲为喜说道“你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唐之信笑了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地说道“你别忘了,我这次带来的钱可不想打水漂。哈哈”

        邵丽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打趣道“小心眼儿了啊。”

        “我可不敢跟师姐小心眼儿。现在邵耀南虽然把控着原材料,看似很有优势。但有一点他没有看到,何峰和万融这俩人完全不懂市场经营,也不是有耐心经营实业的人。”

        这一意外的喜讯早把笼罩在邵丽娜头上的阴云一扫而光,她转而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既然天要下雨,那就随他去吧。”

        “是啊人各有志,不能勉强。”邵耀华紧接着附和了一句。

        这时,唐之信把文件摊开来,对邵丽娜说道

        “何峰他们资金使用期限的是半年,过了这半年,钱就要还上,这属于典型短融长投式的资本运营模式。这种运营模式要求必须得是速战速决。他可是架不住咱们在市场上一拖再拖地和他进行巷战。”

        邵氏三兄弟不自觉地把身子往前挪了挪,这时唐之信问邵耀华道“邵氏精工的备货还有多少”

        邵耀华略微估算了一下,说道“原材料够用一个月,成品按目前市场的销量可以维持两个月。”

        “这么少吗”唐之信有些惊讶地问道。

        邵耀华又解释道,这是父亲邵景洪在世时要求的,在完成产业链一体化的布局之下,为了一进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就模仿了r国汽车行业的“零库存”模式。为此,还按照“企业要么靠近原材料基地,要么靠近市场”的管理理论,把邵氏精工和邵氏精钢两家工厂挪得非常近,保证三十分钟的路程就可以让邵氏精钢的原材料送到邵氏精工。这样就节省了邵氏精工的库存成本。而邵氏精钢生产量是邵氏精工提前一个月预定。两方库存基本是零。

        去年,为了规避一些不可预知的竞争风险,就让邵氏精工多备了一个月的原材料,成品备货够两个月的。幸亏有这些存货,要不然邵耀南一下子就把咱们卡死了。

        唐之信听完邵耀华的叙述后,又一次暗暗地佩服起了邵景洪。邵景洪虽信奉传统家族企业管理理念,可在公司经营上却能从实际出发,采百家之长,取自我之道。不得不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