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张超的脑洞

第(1/2)页

面对徐晓洁的困惑,此时“顿悟”状态下的张超,丝毫没有胆怯的意思,他说:“你问,把问题都列出来,我一一解答。”
  看到此时信心十足,神采奕奕的张超,徐晓洁莫名有些心动。
  但项目的可行性显然更比这种心动的感觉更重要。
  她端正心态说:“首先,农场面积要大吧,要同时能种很多种蔬菜吧?我们如何实现?”
  张超说:“没错,所以我们不能按原有思维去设计盆栽。必须打开空间概念,在占地小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扩大产量。
  我的想法是制作立体种植架,占地只需要一平米以内的大小,就可以种几十种蔬菜。”
  说着,张超画出了,立体种植架的草图,虽然画工很差劲,但胜在简单明了。
  乍一看去就像立起来的几根葡萄架子,架子子上面挂满了葡萄。
  但仔细一看徐晓洁发现,这几根杆子张超画的比较粗大,蔬菜是从里面长出来的。
  她指着那几根杆子问:“这是里面是什么?是土吗?”
  张超此时的脑海思路非常清晰,他回复说:“不,我们的客群是都市白领,土培的方式会有卫生问题还容易招来小虫子,特别是我们这种立体的智能蔬菜种植架。
  用土培肯定会天天掉土,所以我们要用水培+气培的模式代替土培,让每株蔬菜每天摄入的水和营养液都能被量化,从而使它们的生长环境能数据化,就像游戏一样。”
  徐晓洁咀嚼着刚刚张超说的话,皱眉问:“智能蔬菜种植架?”
  张超语气坚定的说:“没错,吴哥脑海中的盆栽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盆栽,而是真正符合我们客群需求的智能盆栽。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需要1千万的盆栽设计费用了,贵的不是造型的设计费,而是智能程序的研发设计费。”
  “智能程序?”徐晓洁再度疑惑了。
  张超则是兴致满满的说:“没错,就是智能程序,我们在种植架上按上智能摄像头,通过类似于自动驾驶的图像识别技术。
  每半小时采集一次果蔬的,叶片颜色,形态大小,生长速率,是否成熟等等特征元素,从而判断出是否缺水缺肥。
  每当有果蔬缺少水分或者肥料,APP就会向用户发出提示,并告知具体哪一个果蔬,缺少哪一种营养液或是水,也及时提醒用户采摘享用。。
  让用户简单实现精准种植和采收。”
  徐晓洁闻言眼睛发亮补充说:“对啊,我们还可以设计全自动的补充功能,直接通过手机操作,就能在上班的时候点点手指给家里的果树浇水施肥。
  超哥你好厉害啊。”
  张超笑着点头继续说:“我们再将智能种植架上安装上全光谱种植灯,模拟太阳光照,这样就能调节光照时间和温度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所有条件都尽可能的标准化,每株菜都能在游戏里标准化的呈现。
  如果果蔬生长期间出现其它的问题,用户也可以通过APP后台及时和我们反馈,我们找好农业专家提供专业的知识解答。
  这既能提高用户的种植知识,也能提高蔬菜产量。”
  徐晓洁也是彻底明白这个智能果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