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采桑(5)

第(1/2)页

未料到竟听得赵芳仪说了这番露骨言语,心下一惊,想是她与徐德妃二人在水榭内说着些私话,却这样被我无意中听见,实在是不好办。

        正苦思间,一闪念——

        ——也正刚好,岸边一株老槐树早开了满树层叠、馨白若脂玉的小花,东风至,点点落英缤纷,取了帕,抬手去拍那轻淡暖白的细碎槐花花瓣,迈步疾跑追逐之,若逐花蝶一般,巧笑出声,喊道,“紫,你拿了帕子快过来罢。”

        水榭内人霎时惊觉,身后传来一声急合了窗的声响。

        绕了槐树四周,逐花,绕了几圈,转身往北去了。

        那样的距离,就算未听明是我的声音,也正刚好可以看清是我,只希望她们并不知道对我这样的灵术师而言,她们注意压低了的声音,对我来说还是太过清晰。

        向北而行,待到了她们看不见的地方,才渐放慢了脚步,漫步在桑林周边,若遇着模样有趣的叶或枝型,便停下来打量一番。最近,因着周贵嫔的关系,也对赏叶渐有了些兴趣,每日用过午膳之后,时常让延喜他们将小画案搬到院子里,对着院内松柏,一画就是一个下午。

        才转过一座青石栈桥,就看到了正独自背倚桥栏坐于水边的巧淑妃,手上拿了支不知从何处摘来的纤绒狗尾草,正无聊摆弄,绿水映芳影,些微波澜轻泛,身边并无人随侍,想是又任性地撇开了朱儿,独自一人寻了个僻静处。

        近前福身叙礼,巧淑妃这才收回了神,分梢眉黛下鸣凤美目轻眨,唇边浅笑,款声道,“寒妃也在那里待得烦了?这里安静,景致又好,你我二人正可以说说话、相互解了闷。”

        “淑妃娘娘在此处已很久了?适才午膳时候,见淑妃娘娘只吃了几口,便就离席,身上是有哪里不舒服么?”

        巧淑妃轻摇了下头,举了那支狗尾草,对准了正好从层叠桑叶间漏下的一束阳光,轻晃了晃,“适才在席上只是觉得闷了而已,身子并无不适。倒是寒妃,午膳前我正想找寒妃说说话,可一时竟未找到,不知寒妃是去了何处?”

        “童大人带了我去一处蚕所观蚕。不想竟让淑妃娘娘费心了,实在惶恐。”

        巧淑妃莞尔一笑,道,“这又哪里来的费心?蚕所我倒从未进去过,只从外间所看,并与他处无异,不知里面构造究竟如何?”

        “内里布置与亲蚕殿相仿,只是蚕架布置得要更密些。”轻点头微笑道,“其余也确实与他处并无二样。”

        巧淑妃闻言,低垂了眸,漫不经心地转弄着那只狗尾草,轻叹一声道,“我向来讨厌蚕事,不想今年皇上竟让德妃娘娘代皇后亲行祀蚕采桑之礼。德妃娘娘向来庄重,我亦佩服,只是……私下揣度圣意,实在不妥。我原以为……”

        我知道,巧淑妃想说些什么,虽对她突然将话题转到这里感到十分奇怪,但再仔细一想,她在宫中多年,对这些事恐怕也是多少在意的。

        毕竟,后宫,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只依靠天真就能待得下去的。就算,有着再深的身家背景也罢。

        自我承皇上专宠之后,朝中又多出了另一种立后言论,虽然其声势并不大——毕竟除了祭仪司这个灵术师云集的特殊部门之外,我向来极力避免与外朝有不必要的接触。一来,我向来不喜争斗,仅是每日待在宫中,大小之事,也已耗费了不少精力;二来,若与外朝接触过多,只会让凌弋猜忌防备,若非皇后,朝中之事,不论大小,若有多言,只怕皆是不妥。凌弋平时也很少谈起朝中之事,我所知的大部分朝中发生之事,都是通过延喜他们在外聊天时接触、打听而来的。

        “这些考虑,我亦不敢多想。”我轻声回道,继而将话题转向了之前,“才在亲蚕殿时,淑妃娘娘不是挺喜欢拿了桑叶逗蚕,怎会不喜蚕事?”

        巧淑妃低叹一声,鸣凤漆瞳中哀光轻泛,“蚕多可爱,我又怎会不喜欢?只不过春蚕到死之时,丝才方尽,不是太痴又是什么?化了粉白蚕蛾又怎样?不过数日,再不进食,根本飞不动,眨眼间便交叠而亡,如此结果,不是太过凄凉了么?”

        “淑妃娘娘所虑,我以前倒从未想过,如此说来,也确是如此。不过再一细说,这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