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南京降表

第(2/2)页

休养生息,然后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只要南京还在,汉人就能卷土重来。

        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的正朔。

        当然在万军心中,南京还有一个令人悲痛的名词“南京大屠杀”,华夏衰弱之时,异族就会趁机侵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与泪的教训。

        接到南京的降表,万军并未急着前行,江南能不能平定,就看南京能不能吞下。

        十一月二十日,万军准备妥当,率着两个师进发南京。

        南京城已经飘起了漫天大雪,不到半个时辰,远处的紫金山,近处的道路都已经盖上了一层洁白。

        华夏军一个先锋骑兵营率先抵达洪武门外,漫天大雪之中,华夏军的红旗如火,金星和龙纹随风游动。

        洪武门外,人还是那些人,大明的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久爵、礼部尚书钱谦益、大学士王铎、都御史李沾等三十多名高官显贵,和一众士绅大开城门,出迎于城郊。

        百官跪在冰天雪地里,一起等候迎接华夏军入城。

        不久华夏军大军抵达洪武门外,四个团的兵力率先进入城中,万军领着崔子义等人来到跪着的众人身前。

        五月间也是在这洪武门外,众人跪在这里投降的清军,如今短短六个月,众官僚又跪在这里投降。

        洪武门外,好似一场盛大的讽刺剧,把诸位公卿圣贤的伪装撕得粉碎。

        朱国弼是大明保国公,众人本欲推朱国弼为首,但是朱国弼却是死活不肯,怒骂众人,“无耻之极,我堂堂大明保国公,没有保国分毫,反而短短半年转投两朝,你们做了六个月清朝官,现在又想让我领头,再以明朝国公的身份投降,脸都丢到裤裆里了。”

        朱国弼不同意,众人没办法,只能推礼部尚书钱谦益领头。

        万军骑着一匹枣红马,背后一干华夏军高级将领,气势如虹策马到来。

        见到华夏军首领到了,钱谦益膝行向前几步,大声道,“故明礼部尚书钱谦益拜见大人!”

        说罢,钱谦益以头扣地,身后的众人拜倒一片,全部趴在雪地里。

        万军也不答话,马蹄哒哒走到近前,勒住马绳停了下来,也不叫钱谦益等人起身。

        万军下了马,站在钱谦益身前,才缓缓道,“我刚才没听清,你说你是大明的礼部尚书,还是满清人的礼部尚书?”

        万军这话问的,钱谦益怎会不知什么意思,一张老脸羞的通红,头磕在地上也不抬头,等了良久,万军叹道,“都起来吧!”

        钱谦益等人这才诚惶诚恐的起了身,万军才看到,这位东林大儒,弯眉善目,面庞消瘦,长须霜染,身穿一件深蓝大氅,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

        这些人献城投降,倒是还有几分汉人的良知,万军也不能过于刻薄寡恩,大声道,“你们献城反正,也算功劳一件,投降胡人之事就不追究了。”

        钱谦益道,“大人明鉴,胡人杀到之时,兵锋强劲,我们无法抵挡,为了江南百姓免遭屠戮,只能屈身事贼,但是我等无一日不在翘首企盼王师啊。”

        身后都御史李沾也跟着道,“是啊,胡人攻破扬州时,在城中一连屠杀了十日,全城八十三万百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惨烈血腥简直不似人世。胡人声言南京如果抵挡,便要如扬州一般屠城,所以我等才如此忍辱负重。”

        万军笑道,“如此说来,我还要代江南千万百姓,感谢几位的投降救命之恩了。”

        钱谦益听出话中的讽刺,跪在地上道,“罪臣不敢,请大人恕罪。”

        身后一众降臣又一起跪在地上,华夏军诸将当初许多不过是草野之人,江南公卿那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此时如此奴相,让众人愈发轻视。

        崔子义道,“大人,咱们快快进城吧,一会就要误了吉时了,从这里进南京内城还有许多里路。”

        万军闻言,挥手让众人全部起身,大声道,“进城!”

        说罢带头翻身上马,带着众人浩浩荡荡进了南京城。

        崔子义说的不错,当年大明开国之时,太祖朱洪武按照刘伯温的计策,高筑墙广积粮,这南京修建的宏伟无比。

        整个南京城的外廓城墙周长超过六十公里,高度达四丈,宽度足有五六丈,是世界第一大城墙,单单一个内城,都比同时代的整个巴黎城墙还要长。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