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人怕出名 (第一更,求订阅)

第(1/2)页

  左良玉死了!

  死的很憋屈。

  曾几何时的风云人物,甚至到死都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不需要弄明白,就像马士秀、马进忠他们一样,同样也不需要弄清楚,他们只需要清楚一件事,他们只有一条路可走——给大将军效命。

  就像刘良佐麾下的沈豹等人一样,在刘良佐被击毙后,他们无不是纷纷下跪表示愿意世子爷效命。

  因为有沈豹、胡守金等刘良佐旧部在平虏军中任职,甚至他们因为弃暗投明被列入评书被说书人传唱的关系,自然的朱国强只是稍加安慰几句后,马士秀、马进忠他们就纷纷表示愿意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对于马士秀他们这将领来说,他们深知跟在左良玉麾下以他的专横跋扈,早晚有一天会被朝廷追究责任,现在左良玉一死,反倒让他们长松口了气,改换门庭的同时,也深知想要得到新主帅的信任,就非得有所表现不可。

  “大将军,左良玉多年来搜刮的银钱不下五六百万两,都帅府银库中,还请大将军派人查验。”

  在众将军大表忠心时,幕僚苏崑生的话,让众人无不是一愣,心道着,还是读书人心思多。

  几百万两银子……这可是大功劳啊!

  “哦?自当如此,宋德宜,你领人过去查封银库,对了两位马将军,现在军中一共有多少人马?”

  被李自成击败于河南后,左良玉南逃的过程中,便随意掳掠百姓从军,原本只四五万人马的他,到了武昌时,就拥有十几万大军,而盘踞九江时则号称二十万,按照《明史》的说法,待到其“收复”武昌后,其麾下拥有八十万兵力,号称百万。

  现在他麾下到底有多少人马?

  这才是朱国强所关心的。

  “回大将军,自十五年被闯贼兵败河南后,左逆就一直掳民为兵,目前军中兵壮不下二十万,其中夫役十万。”

  二十万啊!

  可真不少啊,估且不问这些士兵的质量如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单就是二十万人马,吓也能把人吓个不轻。

  听着马士秀的回答,朱国强又询问了一下各营兵马的情形,随后,又看着众人说道。

  “本将军奉朝廷之命来湖广就是为了清剿献贼,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的,左良玉拥兵自重,不思报国,已经被本将军正法,望诸位好自为之!其实,大家即便身为军中将领,自然知道这军功事关大家能否封妻荫子,军功从那里立?靠得就是阵上杀敌,他左良玉在九江拥兵自重,为的是他左家的荣华富贵,他封妻荫子,又与尔等何干?”

  有些道理不需要解释多少,毕竟他们都不糊涂,大道理当然能分得清楚。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现在张献忠占据岳州,兵锋直指武昌,为防止武昌被其占据,朝廷命尔等移镇武昌。马士秀,你告诉我,大军几时能开拔?”

  “回大将军,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等随时可以发兵武昌。”

  马士秀连忙回答道。

  “好,既然如此,马士秀、马进忠听命!”

  随后朱国强便一一下达了军令——军令很简单,就是让他们移镇武昌,不过仍然还要打着左良玉的旗号。

  即便是左良玉死了,仍然还被朱国强拿出来用上一用。

  第二天下午,数十万大军以水陆两路绵延数十里朝着武昌进军时,梅春不无疑或的问道。

  “世子爷,就这么把二十万大军交给他们,会不会太唐突了一些?”

  面对梅春的问题,朱国强笑道。

  “唐突不唐空无所谓,重要的是,眼下左良玉去武昌了!至于他们会不会半路裹挟子大军逃跑,朱国强并不担心,毕竟现在不是崇祯17年4月,他们都是朝廷命官但凡有一丝可能都不会投靠流寇的。

  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着想,他们肯定会服从这个命令,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立军功的机会。只要是个聪明人,都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聪明人。”

  说罢,朱国强哈哈大笑道。

  “梅春,有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这次,我借的就是他左良玉名声!”

  ……

  在长江上一只船队正浩浩荡荡的朝着武昌驶来,这只船队昼伏夜出,每天都是泊于江边的芦苇荡里,只是在晚上才会再次启航。

  不过得益于几十台柴油挂浆机提供的强劲动力,船队的速度倒也不慢,腊月十三,船队就过了武昌,和往常一样,在过武昌后船队就泊在距离武昌几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