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令妃 一

第(1/2)页

年三十这天,皇帝一早起身,在养心殿批奏折。海兰察已放了假没来,德胜的娘病了,敬事房总管袁春望奏明养心殿,让他回家探病过年,皇帝跟前只剩了李玉一人。李玉从外面拿着一个画卷走进来,走到案前,对他道皇上,这是吴敏刚传进来的,您要不看看皇帝搁了笔,展开一看,上面画着一个宫装美人,皇帝问道也难为他了,今天还在办差,他还有什么说的李玉说都在他的折子里。说着,从袖子里拿出折子来递给皇帝,皇帝打开来看了看,道朕想想。

        李玉默然退下,退在一旁。皇帝又批了一会儿奏折,问道小全子那里有什么消息李玉忙道昨儿他捎了信。然后从旁边的案几上的夹页里拿出一张折好的纸条来,递给皇帝。皇帝拆开一看,上面写着近日进饭不香,其他好。皇帝把纸一撂,心道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对李玉说道他又是叫人写的,这样不好,回头你安排,叫他直接给我回话儿。李玉忙道是,皇上放心。

        这时,门口的小太监道皇上,容妃娘娘请您去宝月楼午膳。皇帝还未说话,一个娇美温柔的声音道皇上,您别忙了李玉只觉得眼前一亮,一个身着红袍,头戴金冠的女子跨进殿来,她头上的金冠后幅直披到肩上,一丝一丝,上面满缀着金色闪亮的花朵。

        皇帝一笑,道大老远儿的,你怎么来了这女子抿嘴一笑,转而对李玉道李公公,过年了,沉璧拿了我们回部小厨房做的半只奶酥油野鸭子来给你,交给外面小太监了,回头你尝尝,皇上是很喜欢的。李玉忙跪下叩头道谢容妃娘娘,这可折煞奴才了。

        容妃走到书案前面,正准备请安,皇帝道免了,起来说话。容妃一笑,道皇上,刚才沉璧听外面的小太监说,今日军机处都关了呢,奴才们都散了,哪有主子还在坐阵的道理。说着,走到书案后面,皇帝身边。一阵幽香近前,皇帝心头一喜,略略推开椅子,将她拉坐在自己膝盖上。容妃道皇上,臣妾知道晚上的除夕宴人多礼繁,您到时又要累乏,就过来请您去宝月楼午膳然后歇午觉。

        皇帝一笑,摸着她的手道你对朕可是有心了。容妃道皇上待臣妾那么好的,臣妾做的算什么。眼睛水汪汪地看着皇帝,微微一笑。李玉在一旁看着,也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馨香,心道这位主子真是天生的尤物儿人也聪明,宫里这一套学得也差不离了,不给皇上送东西倒当着皇上的面儿给奴才送。

        突听外面小太监道皇后娘娘请见。容妃立刻撒娇道皇上,我可是先来的。皇帝一笑,道你先回去,朕一会儿就来。说着叫进。容妃一福,向外走去。刚走到内殿门槛,那拉氏从外面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木盘,木盘上放着一只白瓷小盅。容妃忙向她行礼,她笑道妹妹,这么巧啊

        容妃道皇后娘娘,是巧啊,您手里拿的什么好东西那拉氏知道她是回族女子,不计较她说话唐突,道本宫知道皇上还在忙,叫御厨膳房熬的参汤,给皇上暖暖身子。容妃点点头道皇上正在里面等您,一会儿他要去宝月楼午膳,请恕臣妾先回去准备迎驾。说着一福,径自去了。皇后心里暗悔来晚了一步,转头却满脸堆笑,跨入内殿。

        李玉见她进来,忙上前接过盘子,放在皇帝书案上。皇帝早听见了她和容妃的对话,一笑,道叫其他人送来便好了,天儿这么冷,你还自己跑来。那拉氏见皇帝体恤自己,心里高兴,道平时是叫珍儿来的,臣妾是想着有日子没见皇上了,今儿晚上说话也不方便,就先来瞧瞧皇上,您趁热先把汤喝了吧。皇帝揭开盖子,一口喝完,道皇后辛苦了,皇额娘前两日还和朕说皇后做事妥帖。这阵子朕太忙了,等得空了去看你。朕给皇后的东西,还喜欢吗

        那拉氏心知皇帝隔些日子就夜宿宝月楼,心里不免泛酸,但昨日皇帝过节的赏赐,无论数量还是名贵程度,都在容妃之上,心下稍慰,道是,谢皇上。皇上要紧着自己身子,有空了再去臣妾那里坐坐不迟。后宫的事,还有太后,有臣妾照管着,皇上只管放心。今儿晚上的家宴,臣妾也教内务府都准备好了,皇上到时候看看满不满意。皇帝道嗯,你办事儿,朕放心的。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皇后才告退走了。皇帝看着她离开,轻哼了一声,李玉知皇帝的心思,心道这么多年了,皇上还是不喜欢这位正主儿。忙劝道皇后娘娘这也是关心皇上。皇帝又哼了一声,道她这是因为沉璧来向朕示威的,皇后,乃六宫之主,难道这宫里只一个容妃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后总说她好。

        李玉道皇后娘娘操持后宫,鞠躬尽瘁,太后爱重娘娘,也是应该的。皇帝不言语,随手展开刚才那个画卷,又看了看,对李玉道你去告诉吴敏,就她了,教好了送圆明园,一个月后,朕要见人。去宝月楼。说着向外走去。李玉大喜,道是。忙跟了上去。

        那拉氏回了承乾宫,珍儿给她脱掉外面的斗篷,道主子,您干嘛去跑一趟。您才走,袁春望从外面进来,说是看见容妃往养心殿去了,您见着她了吧那拉氏在椅子里坐下,好整以暇地道见着了。

        珍儿边收外衣,边道好容易走了一个令妃,又来一个宝月楼容妃。想当年,令妃那样受宠,主子您一出手,说不行便不行了,皇上将她打入冷宫,在圆明园一待就是三年,毫无复起的迹象,哪知您还不放心,借太后之手把她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