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九章 准备攻城 打造器械

第(2/2)页

所在的营帐在敌人攻击不到的范围就行了。保证敌人无法攻击到,就能保证皇帝的安全。

  所有人都拼命捍卫皇帝人身性命,因为都知道皇帝一死,他们肯定也都凉了。

  李战的身份此时就有点像皇帝,所以侯君集和薛万均当然不会让李战有一点的危险,正好将李战给保护在柳云谷,那里是最安全的,美其名曰给李战一个监督的职责,事实上就是安全的待着。

  只是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将李战给弄到了柳云谷保护起来,却变成了这次高昌胜利最关键的一步棋。

  ...........................

  柳云谷...这里应该是整个高昌地区树木最多地方,因为这里常年没有人,所以树木都很粗壮。

  李战的虎贲军进入柳云谷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砍伐树木。

  此次除了薛万均这位副总管之外,还有一位副总管,他的名字叫做姜行本...这位姜行本曾经是将作监的大匠,李世民修九成、洛阳二宫,就是他作为领头修建的。

  李世民对这位姜行本很看重,这次让姜行本作为副总管前来,就可以说明一切。

  “姜行本拜见殿下...!”

  侯君集为了李战着想,还是将李战的身份说给了姜行本听,姜行本知道之后,也是对李战恭敬不已。

  “姜副总管,不用多礼...这次我们要打造什么攻城器械?”李战对于此时的攻城器械也是很关心。

  姜行本也是马上道:“飞桥、云梯、巢车、轒讟车、临冲吕公车等...!”

  李战看着姜行本笑道:“太杂了...我现在要求只打造三种攻城器械,一为云梯,二为投石机,三为巢车!”

  当然了,李战说完之后,也马上给了姜行本三份打造之图,分别是云梯,投石机和巢车。

  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

  一般由车轮、梯身、钩3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

  相传云梯是春秋时的巧匠鲁班发明的,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春秋时的鲁班加以改进。

  唐代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了很大改进。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要人抬肩扛。

  不过,李战给的图纸是宋代的,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为两段,并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这种形制有点像当时通行的折叠式飞桥。

  同时,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吸取了唐代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矢石的伤害。

  姜行本看完之后那是惊为天人,跟着就是巢车,巢车是一种专供观察敌情用的瞭望车。车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车上用坚木竖起两根长柱,柱子顶端设一辘轳轴,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板屋高3米,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敌人矢石破坏。

  屋内可容纳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观察城内敌兵情况。

  李战给的是宋代望楼车,这种车以坚木为竿,高近五丈,顶端置板层,内容纳一入执白旗瞭望敌人动静,用简单的旗语同下面的将士通报敌情。

  在使用中,将旗卷起表示无敌人,开旗则敌人来;旗杆平伸则敌人近,旗杆垂直则敌到;敌人退却将旗杆慢慢举起,敌人已退走又将旗卷起。

  车底有轮子可来回推动;竖杆上有脚踏橛,可供哨兵上下攀登;竖杆旁用粗绳索斜拉固定;望楼本身下面装有转轴,可四面旋转观察。这种望楼车比巢车高大,观察视野开阔。

  最后就是投石机,李战的投石机又叫扭力投石机....其威力是由缠绕的绳索或皮条所发挥出来的。

  它以齿轮绞着绳子制造拉力,在松开后,旋动的绳子就会把投掷臂抛掷出去。当投掷臂碰上笨重的遏制横贡时,设置在投掷臂末端篮子里面的投射物,就会被抛掷出去。

  遏制横贡能够被调整以改变投射物的弹道。相对于巨型投石机,投石机的弹道比较平伏,而且能产生同样的威力。

  投石机的密集射击,能够对城墙产生很大的破坏力。另外,投射物和崩落的城墙碎片有助于填平壕沟,它们所制造出来的碎石堆亦提供攻城者攀爬入城。

  这三样攻城器械一出...就已经注定了高昌的败相,而且是大败的败相!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