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水龙吟,最高分

第(1/2)页

韦坤看着直播,觉得复赛时自己的队伍遇到的夹击,和梁坤的强度根本没法比。

        好像主办方想要用这种方式让他今天出局一样。前面的表演如果特别精彩,后出场的队伍压力会非常大,很难获得高分。

        如果是韦坤的队伍参加这场比赛,他觉得压力会大到影响选手的发挥,一想到这是个什么环境,前面是方锦籠还怎么玩

        宋修研刚好就是弹琵琶为主的,十成被直接比下去。而韦坤进了决赛,水平有限没机会上场拉二胡,又只能当观众。

        这同样是一个机会,如果梁坤在夹击下还能晋级总决赛,那他就要火上天了。全国观众一定会牢记他的名字,许多年后也记得有个年轻人在首届全国民乐大赛中创造的奇迹。

        决赛各队合奏的人都很多,没有少于四个人的。

        直播收视率比复赛略微提升,不是很高。tv3负责人已经肯定,梁坤可以带动收视率,把他放在后面也是为了让很多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上场的人锁定频道。

        经过一番角逐,终于轮到方锦籠的队伍表演。

        他们也上了一群人,演奏的曲目是琵琶行。这是张晓峰于1979年根据白居易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创作。

        民乐圈子很认可这首曲子,号称在欣赏的时候,如果你手中刚巧有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你会发现,几乎每一句诗都能在该乐曲中找到影子。

        然而大部分听众表示,他们连白居易的这首诗也没有看过。谁要是演奏一曲卖炭翁,大家会比较熟悉。

        合奏没有失误,梁坤感觉不如未来的改编版。他听的是平行世界2019年左右方锦籠上央视演奏的版本,那时花样更多,用上了吉他、电子琴等现代乐器混音。

        如今这版只是民乐,在梁坤看来并非无可挑剔,喜欢流行音乐的观众们八成不买账。

        梁坤的信心更足了,“方独秀”在此前几轮的合奏中没有独秀过,这次全国大赛就只有他一个“梁独秀”。

        轮到梁坤等人出场了。

        梁坤竹笛,姜悦然二胡,艾尼瓦尔古琴,王芳琵琶,原创曲目水龙吟

        主持人一报名,就让现场很多人有了兴趣。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水龙吟慢”等等

        公开质疑梁坤的人都有点后悔了。他并不是只会拿民族乐器玩摇滚啊。初赛的时候他没上电视,合奏的一曲知否知否是很有文化的古风。

        李清照的如梦令他可以作出曲子来,再来一首水龙吟,一点不奇怪。

        很多人预感要被打脸了,他们刚说了现代的不好,对方就来了首古风。万一原创的质量很高,赛后新闻评价时提起他们之前的言论就比较麻烦。

        一开场艾尼瓦尔的古琴就让所有人眼前斋省思,仙音渺渺。

        因为没有其他乐器的声音,现场的人都可以听的很清楚,也就弥补了古琴声音小,不适合合奏的缺点。古琴在这首曲子里,一直是单独演奏,是一大特色。

        高雅古老的琴声过后,梁坤用竹笛先吹了两下,模拟了风声,就好像他们是在山上、林间演奏一样。

        姜悦然的二胡完美接上了,曲风一变,一下子飞扬了起来。姜悦然的二胡水平不逊她的笛子,甚至还略胜一筹。

        二胡演奏了一段,王芳的琵琶再接上,曲调不变,另有一番风味。王芳的琵琶和方锦籠比肯定是有差距的,幸好她的任务不重,不在c位,气势稍微弱一点也不影响大局。

        当梁坤竹笛吹响的时候,三人开始了合奏,笛子和二胡的声音完全压过了琵琶。

        姜悦然先炫技,用二胡拉出了翘音,把人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梁坤接着也吹出了俏皮的味道,交相呼应。王芳最不出彩,其实是藏拙了。

        一段精彩的合奏后,三人一起停下,艾尼瓦尔的古琴声接着响起,单独秀了一段。

        古琴结束三人又开始合奏,这段比较激烈,仿佛展现出了金戈铁马沙场狼烟。既有激情四射,又有悲壮苍凉。既有酣畅淋漓,又有悠悠余韵,绕梁三日,意味犹存。

        三种乐器,最后收尾一起以很重的三个音结束,全场观众一齐鼓掌,现场气氛达到了今日的g潮。

        很多队伍都选了长的曲子来展现实力,充分利用规定的表演时间。水龙吟合奏还不到三分钟,却征服了现场所有人。

        不只是年轻的观众,年长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