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占便宜

第(2/2)页

“国师的要求很简单,包括吴苏城在内的六座城池。”

  简单?

  很简单?

  一点都不简单!

  割地赔款,历来都是战争最耻辱的结束方式。

  甚至都无需禀报请示摄政王,苏言就可以作主,拒绝大周国师这个‘简单’的要求。

  可以打败仗,城池被霸占。

  但是,万万不能割让。

  被霸占与割让,两者的意义天差地别。

  苏言猜到大周国师会表现得十分强势,只是没想到,竟会如此强势地狮子大开口。

  这六城池,也就是镇北王的封地,原海盐国在江之南边的地盘,极具战略意义。

  一旦让大周占据江南这六城,用来囤兵囤积粮食,形成一个强有力支撑的后勤保障基地。

  总有一天,大周会以这六城作为一个跳板,再次攻打楚国。

  大周国师端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

  恐怕,国师志不在此六城。

  不过就是一个烟雾弹而已。

  如此大的胃口,楚国无论如何也不会就范。

  如此一来,退而求其次,谈到真正的条件时,就显得大周国师作出了很大的让步。

  苏言思虑至此,看破不点破,笑道:“国师的开价倒是挺合理,如若大周军此刻踏平吴苏城,一路挺进楚国腹地,说不得摄政王就答应这要求了。”

  大周国师的要求被苏言一口否决。

  这早在逍遥先生的预料之中,对此没有表现半分惊讶的表情。

  诚如苏言所说,别看大周动用了四十万的大军兵临城下,并且是趁着楚国内部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可以说,足矣威胁到楚国存亡。

  然而,这只是纸上谈兵一般,理论上是如此。

  实际上,大周军连吴苏城这道坎都跨不过去,更勿论挺进楚国腹地。

  如此狮子大开口,索要六座城池,等到大周军包围楚国国都,到那一天也再谈不迟。

  又或者,大周国师大可以不管不顾,踏平吴苏城……

  选择权,一直都大周手里。

  至于如何选择。

  你们看着办吧!

  反正后果自负。

  苏言就是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作为弱势一方,该硬的时候还得硬。

  不然,就会被对方一次次地践踏底线。

  逍遥先生眼见苏言这般表态,并不以为意,既然是谈判,就是说还有得商量。

  互相试探,揣摩对方的底线,那是必然的谈判流程。

  逍遥先生不疾不徐,平静地笑道:“按苏公子的意思,此事该如何解决?”

  “很简单,就当从没有发生过。”苏言脱口而出道。

  大周国师的要求不简单。

  苏言这要求就更不简单。

  初听闻,逍遥先生竟然微微一笑,并点点头示意,他十分理解苏言的要求,那是应有之意,尽在预料之中。

  讨价还价,重点不在这开口的最高价,而在于双方的底价在哪里。

  只有在最接近双方低价的范围内,才能达成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最终价。

  不过很显然,苏言这个要求,似乎脱离了大周国师能接受的范围。

  大周军将士死伤四万人左右,加上张伶然被生擒活捉这样丢脸的事。

  大周国师怎么可能同意退兵回江北,权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如此兴师动众,举兵四十万。

  如果就这般灰溜溜地退兵,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不说,难道那几万的大周将士,就白白牺牲了?

  这样的结果,不但大周国师接受不了,恐怕大周朝廷上下,也都无法接受。

  显然,苏言这个‘简单’的要求很过分。

  因此,对于苏言这个要求,逍遥先生不可置否默不作声,悠悠地品着香茗。

  那意思仿佛是在告诉苏言,这要求免谈!

  双方第一回合的试探,提出的条件相差甚远,都想着最大限度地占对方的便宜。

  一下子之间,苏言与逍遥先生似乎是陷入了僵局一般,默默地自顾自地品茗。

  又像是,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思考着第二回合的较量,该如何进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