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欲得天下好(上)

第(1/2)页

  离开了吵闹的青楼,云龙也是无处可去,在外城闲逛无意中看到杨度的住处。当初张琼的儿子张守忠向八王翻旧账的时候,云龙曾得过杨度的指点。事后,云龙又送过一份琴谱算是谢礼。两人也算是有过两面之缘。

  云龙望见他家门前的一片翠绿,觉得心里没那么烦躁了,就沿着曲折往复的甬道走到门口。云龙见篱笆门只虚掩着,就悄无声息地走进去。廊下仍是摆着一张琴。云龙坐下信手弹起来,渐渐地倒是觉得心静了许多。

  “又遇到什么事了?”余音未了,杨度走出来问。

  “没有。”云龙摇摇头,“我只是想借前辈的一方宝地坐一会儿。”

  杨度笑笑,坐下道:“你这首《归去来兮》可是心事重重,没半点轻松洒脱之感。”

  “是我自己的事。”云龙低头答道。

  杨度也不再追问,待家童上茶,让道:“世间万般事,不如吃茶去。请——”

  静静地喝了两杯茶,云龙觉得心里畅然了很多,话也就多起来了:“皇上赐婚,让我娶了不想娶的人。”

  杨度笑笑:“看公子的神情,不像是情场失意这么简单。”他抿了口茶又道,“只怕让你家中也……”

  “前辈怎么知道?”

  “你瞧着吧,这朝中的格局也会变的。”

  “眼下两国和议,安安稳稳地共享太平还不够吗?”

  杨度微微摇摇头:“和议算不上功绩。皇帝为了给天下人彰显他的好处,一定会有所动作的。”

  “以前辈看?”

  “君心难测。只能静观其变了。”杨度见云龙有些失望,道:“若是心烦,可以到我这儿坐坐。”

  云龙自然谢过。极不情愿的回到家里,才知道错过了不少消息。皇上为了巩固和议的成果,表示两国和平的诚意,把驻守边关的“破虏军”改为“信安军”,“威虏军”改了“广信军”等;又让边境驻军延边屯田,既可以驻守边境,又能解决一部分屯兵的粮食问题。

  在京中,皇上觉得胜而和议,是登基以来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可朝中大臣也有些微词,觉得皇上不够血性男儿,应该乘胜追击。皇上求的就是一个天下太平,又为了平息物议,给自己找了一个历史上的标杆人物——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讲求黄老的无为而治,开创了于民休养生息的“文景之治”,被后人所称道。两人的名字都叫“恒”,这似乎是种天然的亲近感。皇上决定效仿汉文帝无为而治,由宰相寇准主持大局、参知政事王钦等大臣辅助,自己潜心修起道来。

  战争结束,朝廷和军队都相对松了口气,只有户部还在忙着各种物资钱粮核算。只因战前户部佟金山等官员借战略物资中饱私囊的事被佟于蓝揭发出来,户部上上下下撤了不少官员。

  战时,为了确保物资调配不再出错,户部直接由宰相寇准直接管辖。现在一切平稳,户部可是个肥差,王钦自然想插上一手,进而掌管三司。

  反正皇上口谕让他这个参知政事辅助宰相一并处理好后续事务,他去户部摸摸情况也算是有了冠名堂皇的理由。

  户部里,官员们一拨忙着统计战时各种物资的损耗,一拨忙着统计着各地欠税的数目,以便于核算支出和收入。王钦煞有介事地问起相关情况,得知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等北方五路的有些地方欠了三年的赋税都没有上缴。

  “怎么这么多?”王钦有些惊诧。

  户部官员回话说:“王大人有所不知。这五路要么因为战事,要么是有饥荒。像京东东路乾封县一带,是先帝下令免了三年赋税的。”

  “除去先帝免了的,还有那么多地方。赶紧催!”

  “王大人,战事才刚结束,只怕百姓没钱缴税。”

  “战事又没妨碍他们种庄稼?既然战事结束了,让各地抓紧征收吧。打仗,国家支出的够大了。”

  “大人,这实在为难下官等……”

  “怎么?你们打算让皇上过苦日子吗?”王钦不屑,“别忘了,过年还有三十万的岁币要出呢。”

  佟于蓝听他这般没有体恤百姓的仁心,年轻气盛,站出来说:“王大人,下官以为还是要以百姓为重。这些地方想来定是有难处。既然是陈年的欠税,不如恳请皇上减免些,也好于民休养?”

  “皇上圣明,用你操心?”

  佟于蓝正言道:“身为臣子,理当为皇上操心。况且圣上也说要休养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