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坐失良机(下)

第(2/2)页

奏报,皇上没来得及怪罪寇准不及时上报,就丧气地往蒲团上一坐:“完了……传令,传令,起驾去金陵暂避。”

  寇准俯身捡起皇上手中滑落的奏章,躬身拜道:“皇上,你不能逃跑。如果你跑了,京城一定守不住。”

  “朕只是暂避……”

  “皇上!”寇准直起身,指着北方说,“现在轮戍守边的将士,他们的家眷都在汴梁。你跑了,就等于把他们的家眷都扔了。他们还会守边吗?辽国萧太后亲自督战,皇上,你得亲征。”

  皇上默然了片刻,念叨:“亲征,亲征,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皇上,退一步,就没有路了。”

  皇上又思绪了一时,似乎也没有更好地办法,含糊地说:“寇爱卿,你去安排相关事宜吧。”

  寇准比皇上在政治上成熟的多,他自然明白这种暧昧的态度。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地传达:皇上下令安排亲征事宜。皇上下令,宰相传话,亲征的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兵部、户部等相关部门也都按部就班地开始备战。

  皇上见此情形,有些后悔,说自己要想想作战方案。躲在宫里一想又是几天,连寇准八王等也不见了。

  八王开始忐忑起来:“战事不等人,皇上一味回避,这……还得想办法探探圣心才是。”

  紫冰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之前惟吉说过:也许得去问问他妹妹。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或许是暗示。”

  八王自嘲道:“没想到竟然真得去求潘太妃。”

  宫里潘太妃知道八王来意,自是高兴:“王爷,我说过,咱们并非是对头。你放心吧,你想要的消息过几天就会有了。”

  八王道:“本王答应的,自然会兑现。”

  “王爷已经兑现了。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八王摸不透她的心思,又没有旁的办法,也就姑且相信她。

  八王、寇准等还在担心皇帝一心主和,皇上公然宣布:御驾亲征!这是众臣始料不及的。

  原是潘太妃闲来无事在宫中找刘贵人聊天,感叹起自己的境遇尴尬:“刘贵人,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当年也是风光过的,可先帝一宾天……哎……当太妃难啊……”

  刘娥物伤其类,想起自己的出身远不如潘太妃尊贵,眼下也只是个贵人。将来想必也会落得和潘太妃一样无人问津、在宫中虚度老死的境地。

  刘贵人劝了潘太妃几句。潘太妃道:“瞧我,说的都是自己的伤心话。我瞧得出皇上宠你,想来是不会有我这一天的。”

  “那将来不也是做太妃?”

  “咱们后宫的女人难啊。得好好握住皇上的心,”潘太妃衷心劝道,“还得让大臣们觉得你是个贤妃。瞧瞧我,当年风光又能怎样?前朝那些男人们都觉得我是奸臣的女儿。”潘太妃拍拍刘贵人的手道:“你可不要像我!”

  刘娥也是精明之人,诚恳问道:“太妃觉得眼下怎样才能讨两方喜欢?”

  “难啊!这京城里受灾,边关又起战事。听市井中有人说是为君的没福气,老百姓才跟着受罪。其实这天灾人祸的,又跟咱们官家什么关系?”

  “是啊,我也听说了一些。况且皇上继位的时候,似乎没有八王的威望高。”

  “威望这事,也是此一时彼一时。皇上大可不必愁,做件大事威望也就有了。”

  刘娥听了潘太妃的点拨,似乎有所感悟,道:“多谢太妃指点。有空多来坐坐。我很喜欢跟太妃说话呢。”

  刘娥拿定主意去见皇上,正碰上王钦进言:“皇上,亲征万万不可啊!萧太后亲帅八十万辽军来战。皇上去就是送死啊。这是谁出的主意?”

  “还能是谁?寇准。”皇上没好气地说。

  “皇上,您中计了。”王钦上前几步,凑近低声说,“寇准与八王素来交好。皇上亲征若有不测,八王正好自立。”

  “皇兄倒不是那样的人。”

  “皇上……”王钦本还要说什么,见刘娥前来忙施礼,又道:“皇上若不愿去金陵,都说蜀中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不如……”

  刘娥把带来的点心摆在桌上,道:“皇上一天没吃东西了,尝尝臣妾亲手做的酥饼可好?”

  王钦见状,知趣地告退了。皇上哪里有心情吃点心,只是一味的哀叹。

  刘娥拿起酥饼劝道:“皇上知道臣妾是川妹子,可臣妾此时并不想回乡。”

  皇上有些诧异:“你是……”

  “皇上吃了,臣妾就说。”见皇上接住酥饼,刘娥道:“皇上一言九鼎,朝中上下都知道皇上要亲征。这骤然改变,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可……刚你也听到了。朕不得不防……”

  “皇上不是说八王不是那样的人。皇上担心的不过是声望不及八王。那照臣妾说,皇上就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威望不就有了。”

  皇上觉得解语花的话甚合心意,觉得自己有必要在登基之后做一件大事,来树立自己的威望,于是下诏:御驾亲征!

  一时间,朝中军中宫中都为之振奋。刘娥、潘太妃又分别率领各自辈分的宫人捐出首饰银钱充作军费,也算是对皇上的支持。宫中的小太监秦汉也主动申请要参军入伍,哪怕当个皇帝的护卫都行。

  只是皇帝做出的决定,并非是出于战事的考虑,自然有诸多的顾虑。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