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丹书鱼腹(下)

第(2/2)页

      御驾一行很快也来到炸坝现场,御前侍卫禀报“皇上,臣等帮忙勘查现场,发现了一样东西。”

        “呈上来。”

        侍卫呈上一个炸的有些损伤的木匣子,打开一看,里边放着一片黄绢“天”。皇上认得这是谢森的亲笔,疾言问道“还有吗”

        “臣下暂时只发现这个。”

        “找快去找。都给朕找出来。”

        一时,李若水从上游勘测完前来回报“皇上,山洪又大又急,现在的河道根本不能承载,疏通也来不及了,除非导流。”

        “你直接说吧,怎么办”

        “皇上您看,这河岸东侧是田地村庄,一旦淹没,百姓受灾不说,将来清淤重建难度太大;西侧”李若水指着山脊上的小庙说,“那是谢氏的家庙,虽处高地,可它背后就是山沟。”

        “好风水啊。”曹彬一旁似是无心说了一句。

        皇上微微偏头瞧了一眼,又问“你的意思呢”

        “炸掉小庙,只要砸开一个缺口,就能把一部分水引流到山沟里去。”

        皇上点点头,却不发号施令。

        李若水不明就里催促道“皇上,洪水不等人啊。”

        好一会儿侍卫们又捧上些破木匣、碎木片。

        “都找全了”

        “是。臣等巡查了三遍,没有遗漏了。”

        皇上才开金口,下令众人协助李若水等爆破小庙引流,又从木堆里抖出一片片黄绢“王”“谢”“下”。

        “曹爱卿,瞧出什么来了”曹彬笑着摇摇头。皇上把手里的一片往上一放“谢王天下。哼哼,其志不小啊”

        曹彬道“谢万嗣父子确实罪大恶极,若说如此,应该不敢吧”

        “不敢不敢就蒙蔽朕下了圣旨弄这么个害人的水坝不敢就把朕的王化之地弄得民不聊生不敢就把自己的家庙赫然建在这里招摇不敢就取名叫万嗣好名字呀,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还敢陷害八王,这是想把我赵家一网打尽啊”

        曹彬忙跪下请罪“臣愚钝”“起来吧,曹国公。不要以为天下太平就没有不法之徒了。朕可一点都不敢大意。”

        待引流成功,曹彬恭送皇上离去,站在原地微微笑笑,吟诵道“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

        曹璨问“爹这话”

        “压倒元白”

        大局已定,久雨的天空也放晴了。谢家满门抄斩,谢家财物分发给受灾百姓。李若水请求留在此处改善水利直到恢复往日的水域生机。

        皇上也放下架子,特地去看了原来的官道,对大臣们叹道“我们来时脚下踩的竟是此地百姓今年的口粮”原来曾经的官道饿殍遍野,一时又赶不走。谢森怕皇上看到,又怕灾民拦驾告状,就“另辟蹊径”把已经抽了节的小麦连夜拔了,再用石碾碾压平整,作为官道只供此次皇驾走过。

        皇上又安抚了老百姓,当众宣布减免三年赋税休养生息。御驾回京之日,县中百姓赶来送行。里长说百姓家中甚是苦寒,只找到这把大雨伞当作万民伞。百姓为了表达敬仰之意,每家都寻一段布条系在伞柄上。伞柄自下而上系满了各色布条以致于伞根本无法合上。

        太监说“皇上这合不上啊”

        皇上也颇为感慨“就这么撑着,撑到京城,挂到朕的御书房里。这是百姓对朕的都金贵”

        被隔离在行宫数日的高丽王子也恭维道“宋皇英明此次得民心比封禅更重要。”

        临行前,皇上站在垮塌的堤坝旁,道“朕怎么觉得这次的事,好人都让你们做了,朕好像没什么用处。”

        这话若是常人说来,是自谦之词;但是皇上说来,更像是对“八王当立”的无奈认定,又像是对八王的警告你这样能干,置朕于何地啊

        八王躬身参拜,谦谦笑道“皇叔洞若观火、成竹在胸,不过是特地给了侄儿自证清白的机会。”

        皇上道“只要没人说朕闭目塞听,不见苦寒就好。”

        紫冰抬眼瞧见谢氏家庙所在之处已灰飞烟灭,前几日李念熙砸佛像的情景似在眼前,道“皇上怎么是闭目塞听呢那寺中的菩萨又何尝不是安神垂目。”

        “嗯”

        见皇上有了兴致,紫冰缓缓道“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菩萨低眉顺眼间,世间苦难,她已了然。皇上正如菩萨,而忠臣干将就如金刚怒目圆睁替菩萨降服四魔”

        “丫头,说的不错。你哪里看来的”

        “回皇上,皇上赐给王爷一套太平广记,说是开卷有益”

        “皇叔主持编纂的大书当真引人入胜。不但侄儿受教,紫冰也爱不释手。”

        待圣驾启程,八王紫冰二人并肩站在岸边甚是感叹。

        八王对紫冰颇为赞赏“平时让你做点事都不大乐意,怎么这次”

        “还不是

        跟你学的”紫冰笑着看了他一眼,转头望向川流不息的水面“久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