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喧哗之下(下)

第(1/2)页

杨朱真人在“自己”的死亡现场待了好一会儿才走。

        他全程目睹了易白的谋划过程,  甚至从易白这里不小心了解到了一点颖川王的政事机密。

        一百岁以后,  杨朱真人就看破政治纷争了,决定再也不要掺合到人家的政治斗争里去。

        对,  杨朱真人一百来岁的时候加入过一次政治斗争,  一对亲兄弟争皇位,杨朱真人站的这边是弟弟,对面是哥哥。两兄弟争着争着,  哥哥就被搞死了。然后杨朱真人辅佐的那位皇子就抱着被自己搞死的亲哥哥哭,  哭着哭着就目露凶光,  想搞死他们这些出主意的人给自己哥哥陪葬。

        杨朱真人“”

        得。你们兄弟开心就好,最好死后躺一个棺材。

        或许是因为那一次的阴影太大,  后来杨朱真人遇见姬家那对兄友弟恭的亲兄弟时,  都有点tsd。

        “王爷多疑,若是你实在经不住拷打,就把牙齿里的毒包咬破,  立刻毙命。”良娣易白垂着眼睛叮嘱道“王爷在中洲无法顺利开拓势力,和衮州那个隐生道脱不了干系。这种毒包是隐生道中常用的一种,  到时候王爷就会认为你是张苍派来的。”

        “反正王爷和那个衮州张苍早就是死敌,  最近在中洲的人马还被那个张苍绞杀了不少王爷最近夜不归宿不就是在忙这件事,  张苍最近频繁地找他麻烦。”易白说“这样你至少死了个痛快,不是吗”

        跪在地上的男人连连磕头,  口中答应着。

        “到时候王爷就会推测是张苍故意派人来恶心他,  我和王爷主动认错,  说是我识人不清才害了桢姐姐,  王爷不会怪我的。”易白挥手让人把曾函押下去,继续对贴身婢女说。

        杨朱真人听完这一茬,隐约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他觉得张苍应该是发现了轩辕昂设计掳走易桢的事情,但是没能进一步发现易桢和自己换了身份。

        也就是说,张苍要和轩辕昂易白狗咬狗了。

        杨朱真人小易,我们好机智

        因为昨天晚上被惊雷骤雨吵醒,易桢第二天精神状况不太好,她沏了壶茶喝,决定待在室内背术法口诀。

        外面湿漉漉的,积着水,林子里的落叶和泥土堆积,一踩一个脚印,也确实没办法出去练剑。不过好在外面阳光明媚的,估计积水也积不了多久。

        中午又是李巘道长带了饭上来,海米炖冬瓜、干炸小黄鱼,还有小白菜汤。

        “你有什么喜欢吃的水果吗”李巘道长问。

        易桢依旧戴着帷帽,想了想,说“都可以,我不挑食的。”

        主要是她不清楚洛梁城产哪些水果,她要是随口说个本地不产的水果,万男二跑上几千里给她找水果呢。

        不好。造孽。

        虐文的男二都是些小天使。

        “我今日去拜见了县学的熊大人。”李巘说“他答应让我们去查洛梁二十九年前的县志,你今日方便出门吗或者我一个人去也可以。”

        易桢连忙答应“我去我去我现在就可以去”解决了无间蛊的事情,她立刻就跑,绝不在道长眼前晃悠。

        于是他们当日下午就出门了,临走之前,易桢还专门发消息给杨朱真人,提醒他小心易白往他头上安奸夫。

        这是易桢第一次真正生活在一座古时候的城池里。

        以前在姬家,虽然也去过博白山,但是身边永远跟着十几个奴仆,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

        “洛梁城是北戎边境最大的城市。”李巘介绍道“城里一道洛水,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

        易桢好奇地隔着帷帽四处张望,问道“不是说城里在闹袖引小僧吗怎么这么多人、这么繁华啊”

        李巘说“袖引小僧都是晚上出现,而且来的又不频繁,还不害人,造成的影响不大。更何况这种古城的人早就习惯这些神神鬼鬼的了。”

        洛梁城里很多茶馆,档次差别很大,最常见的茶铺就是街角摆几张桌子,悬着盏灯笼,插着几朵时鲜花朵,炉子上专门烹着上好的雨水。

        “我们回来的时候可以去喝茶。”大约她好奇的目光太明显了,李巘主动提议道“县学的熊大人也很爱喝茶,我们顺便请他去,算还了这个人情。”

        易桢点头。

        县志放在县学里,县学旁边恰好就是烟柳一条街。

        对,你想的那个烟柳一条街。

        洛水正从街中穿过去,洛水这边是肃穆的学堂,那边就是十六楼官妓,书生与花魁的故事便这么一折一折地唱了下去。

        但那都是晚上的事情。易桢和李巘道长来到县学门前的时候,太阳还盛着,对岸的那些住家女郎都紧闭着门,湘帘全放着。

        李巘去敲门的时候,易桢站在他身后看着他。

        县学前栽种的树把影子投射到县学的白墙上,青瓦白墙,盛放着明晃晃的日光,有舒服的微风吹过。

        很简单的日子。

        要是当初原书女主和道长走了,可能一辈子过的就是这种简单又快乐的日子了吧。有空的时候和郎君去喝喝茶,晚上和郎君去路边把那些缠着人玩耍的妖异劝返幽冥。

        熊大人胖胖的,有将军肚,系了一根崭新的腰带,笑眯眯的很好说话,不仅亲自带他们去找那一年的县志,还给他们介绍具体情况。

        “我是土生土长的洛梁人,”熊大人说“三十年前也有七八岁了,还记得些事。”

        “那一年是上元积年1802年,城里闹黑眚。”熊大人说“死了许多人,还是后来请了一位游方术士才压下去的。”

        “闹黑眚闹得很厉害,死了许多人。”李巘简单地重复了一下这句话,疑问道“一般而言,黑眚到了能够随意捕猎生灵的地步,已经是楼房大小了,可是县志里不是这么写的,只说黑眚和人差不多形状。”

        熊大人说“记载是没问题的。我虽然没有见过黑眚,但是听见过的人说,确实形状不大。”

        易桢已经开始快速阅读县志了。

        她速读能力很不错,因为小时候家旁边的租书店是按小时计费的。

        县志说,当时洛梁的父母官,是一个武将,名字叫做关采。

        这个关采呢,来历很是不凡,祖上是朝阳公主的驸马关荣。因为朝阳公主无法诞下后代,所以抱养了关荣驸马的弟弟的一个孩子,关采就是这个被抱养的孩子的后裔。

        朝阳公主的驸马关荣,在洛水河畔搞出来过一个“洛水之败”,后来失了圣宠,关家就渐渐败落了。所以这位武将关采为了一雪前耻,在洛梁当父母官的时候,非常尽职尽责、清廉正直,大家都说他是个好官。

        县志上说,关采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非常老成,行事风格细致。

        据说关采母亲怀孕的时候,梦见仙人给家里送了一块“乾坤正气”匾,关家的人都认为关采要位极人臣。

        关采年轻的时候去考武举,路上遇见一伙强人要侮辱一个姑娘,于是他一个人打一群,让那姑娘快跑。姑娘跑了之后,这伙强人拿着棍子围殴关采,把关采打得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看着都没气了。

        旁边破庙里两个和尚见强人把关采丢在地上走了,才敢跑出来帮他收尸,说关家小子做的是好事,不能让他曝尸荒野。可是两个和尚面黄肌瘦的,根本搬不动关采,于是把破庙里唯一完好的那块“乾坤正气”匾给拆下来,把关采放在匾上,一前一后给抬回了关家。

        关采后来给大夫救回来了,得知此时,有些哭笑不得,方知母亲的梦是应在了这上面。

        总之,上元积年1802年,洛梁的父母官关采,是个好人。

        “关采关大人啊”熊大人继续介绍“他是个好人,可惜老天不长眼,他家里都绝户了。”

        “什么”

        “十几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