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芝麻和西瓜

第(2/2)页

都是值得的。
    然而意大利地区的饥民们不明白为什么付出代价和被牺牲掉的总是自己,而他们遭受这些苦难又是为了谁的和平和正义?
    其实也有一些亲英派想出了折中办法,那就是英国人可以继续打劫奥地利的商船,但必须把粮食运到亚平宁诸国家。
  这样不但可以平息国内的不满,还能更好地塑造大英帝国救世主的光辉形象。
    然而英国驻马耳他总督索伦伯爵和新地中海舰队司令老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却一致拒绝了这个提议。
    首先让粮食进入亚平宁半岛明显与搞垮奥地利帝国经济的大政方针不符,因为谁也没法保证奥地利人不会到中意大利,甚至南意大利地区购买粮食。
    其次,权责问题。英国是文明的国家,无权将他国粮食送往第三国,更没有这个责任。
    最后,不具备可实行性。奥地利帝国的商船所载货物数量、种类十分复杂,目的地更是各不相同。
    战争时期英国根本就不可能分出那么多人手一一鉴别,更不可能派出舰队进行监管。
    事实上还是英国人的海盗习性在作祟,奥地利商船所搭载的货物价值不菲。
    仅仅是粮食就有上万吨之巨,更别说其他货物和最具价值的商船本身。
    至于没有人手派往各国,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容易解决,让各国商人主动派船来买就好了。
    毕竟饥荒时期最不愁卖的就是粮食了。
    劫掠的收益可比军饷高多了,而此时既可以劫掠,又有军饷拿,对于英国大兵们来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光了。
    两西西里王国,西西里岛。
    老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打死也想不出,此时奥地利帝国海军的主力正在奥古斯塔湾与他隔海相望。
    接二连三的胜利让奥地利帝国海军士气大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英国人不堪一击或者说世界第一也不过如此。
    然而作为司令官的弗里德里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在他的计划中,自己动用了这么多新式装备集中了这么庞大的舰队最起码也该能全歼或者将英国人打残,然后再开启计划的第二阶段。
    不过现实是即便英国人将伤害吃满,也仅仅是個轻伤而已,三十五艘战列舰依然是一支无法忽视的力量。
    同时弗里德里希也庆幸自己没有直接在西摩尔回援马耳他的路上与其进行决战。
    如果双方真的狭路相逢,奥地利海军即便能取胜也将是一场惨胜,恐怕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将毁于一旦。
    重金打造的舰队和精心培养的水兵最起码也要损失过半,而且没有全歼敌军的可能。
    即便英国人再次失去地中海舰队,对于他们的打击依然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而奥地利海军如果损失过半,那么他们就会重新成为养在鱼缸里的军队。
    还好他听从弗兰茨的建议只是衔尾追杀,而并没有选择战略决战。
    也正因为是衔尾追杀导致英国海军的抵抗并不激烈,在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就开始逃跑。39314237.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