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太监杖毙,夏侯氏薨(大章)

第(2/2)页

孙女。

    夏侯氏呆呆望着眼前穿天子服饰的袁庆柏,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凄然泣道:“柏……圣上,我……我后悔啊,当初不该那般待你的,我当好好待你的。”

    关押在对面牢房里的丁嬷嬷同样如此。

    袁庆柏稍作沉吟便道:“此事儿子听母后的,若母后以为不当见,则不见,反之则去见。”

    说完这话便痛哭了起来。

    饶是如此,承泰帝还是吃了太监的大亏,他的心腹太监窦英竟跟他的妃嫔周贵人发生了苟且之事,且因此被杜贵妃威胁,配合杜贵妃谋害他,最终导致了他猝死。

    桑嬷嬷真真是好大的胆子,惊人的贪婪!

    此前四公主袁婧惠所言果然非虚。

    承泰帝虽严峻刻薄,不尚奢侈,对袁婧淑却并不吝啬,赐予了不少嫁妆,袁婧淑的梯几和年例也都不少。

    这也算他的帝王术了。

    承泰帝清查亏空的时候,很多要赔补的人都怀过这般心思。

    ……

    桑嬷嬷、丁嬷嬷被临时关押在此。

    现场的气氛压抑而沉重,众太监无不心中凛然,卢谦、潘信亦不例外。

    也可惜。

    袁婧淑和袁婧惠,都对袁庆柏感激不已。

    ……

    对面牢房里的丁嬷嬷,则已吓得颤栗瘫地,体若筛糠,眼神空洞。

    现场聚集着上百名太监,多半都品级不低,陶全、卢谦、潘信皆在其中。

    砰然有声,乃杖击之响,在这掌灯时分,在这天街之上,显得尤为刺耳,每一击都伴随着太监的惨叫。

    设若夏侯氏唯一的孙子袁延训没有夭亡,袁庆柏会善待这位侄儿。

    “贾总管,你快放了我,我再四和你说了,我是太后的心腹,纵然有贪墨之事,你也不能这般待我,我会赔补,只是目今拿不出那许多财货来,我且赔补一万两银子,剩下的我以后自会补上,你这般虐待于我,就不怕惹怒太后么!”

    当日,贾珠便亲率内务府官兵抄了桑嬷嬷、丁嬷嬷的家,所获颇丰。

    随着陶全一声令下,六名太监执着棍棒,对偷盗的钟粹宫首领太监及另两名太监,施以严酷的杖刑。

    袁庆柏眉头紧锁,语气中透出威严:“哪个太监偷盗的?偷盗了何物?”

    对于天子,六宫都太监之职甚为重要,这可是直接关乎到天子的女眷,袁庆柏登基后当然不会对此怠慢,命潘信担任此职。

    这也是对何太后的尊重了,毕竟夏侯氏曾经是承泰帝的正妻,也曾经是袁庆柏名义上的母亲。

    贾珠沉声道:“事已至此,你还妄想见太后?太后又岂会见你?”

    “如今钟粹宫这三人竟蔑视圣上之旨,行偷盗之事,是自己作死的!”

    夏侯氏泣道:“谢圣上,谢太后。”

    考虑到贾珠正忙着清查两座公主府,袁庆柏没传唤他。

    陶全道:“老奴得知的是,钟粹宫的首领太监张太监偷盗,也有其他钟粹宫的太监偷盗,究竟还有谁,他们都偷了何物,老奴就不晓得了。”

    桑嬷嬷仍不甘心,尤不死心,对着贾珠的背影哭号:“贾总管,我要见二公主,二公主必会要见我的,贾总管,求你让我见一见二公主,少不了你的好处……”

    袁婧惠悄悄在心里这般庆幸着。

    袁庆柏点了点头:“母后既有此意,儿子便奉陪母后同往。”

    管理太监事务的敬事房,设在乾清门西侧的庑房里,门朝北开,隔壁就是南书房,之所以设在这里,主要便因距离乾清宫近。

    袁庆柏又故意让陶全监督杖毙,没有亲自露面。

    已下嫁五年的二公主袁婧淑,她的梯己,她的嫁妆,她的年例,果真几乎都被桑嬷嬷索了去,总计价值竟逾十万两银子!

    乾清门外的天街上却灯火辉煌,如白昼一般。

    不过,何太后还是要体面,还是要庇护自己的心腹嬷嬷,对袁庆柏道:“就照我此前说的,让她们赔补便是了。”

    桑嬷嬷见贾珠走到自己的牢房外,忙上前喊道,她才被关押了几天,就已憔悴不堪,起初反复向贾珠求饶,因不管用,便威胁了起来。

    ……

    陶全之所以主动将这事儿禀报袁庆柏,既因他对袁庆柏忠诚,也因他要保全自己。

    皇宫里,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天子的后宫,这里的太监们都由六宫都太监管领。

    自古以来,华夏之土,皇帝多矣,而阉宦之祸亦多矣。

    袁庆柏在这个红楼世界,还没听说有哪個太监叫夏守忠的,承泰帝在位时的六宫都太监也并非夏守忠,袁庆柏想来,或是因他的出现,间接影响到了夏守忠的命运轨迹。

    袁庆柏眉头微蹙,盯着陶全问道:“你有何罪?”

    为什么很多人临死之前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当初的废太子如此。

    陶全是负责看管皇宫的,又是三朝老太监,并非卢谦那般早就追随袁庆柏的,卢谦也已盯上了他的位子,而据他对袁庆柏的了解,此事他主动坦白,就多半不会受牵连了。

    随即,何太后命人去宁寿宫区开道。

    《红楼梦》里就写到一个叫夏守忠的六宫都太监,元春封贵妃,就是他去荣国府降旨的,后文还写到一个找荣国府索贿的夏太监,多半就是夏守忠。

    当何太后听到清查结果,比袁庆柏更错愕,也不由生出了恼怒。

    “老奴不敢瞒圣上,虽则老奴奉旨,圣上移居圆照园期间,由老奴照看着皇宫,但东西六宫的太监们都是潘公公管着的,钟粹宫又是贵太妃昔日的寝宫,此事唯有先禀报圣上,待圣上的旨意。”

    其中,袁婧淑府上新任的管家嬷嬷和管家,都是袁庆柏的亲信,袁庆柏已严令她们以后不许桑嬷嬷见袁婧淑,也对袁婧淑打了招呼,这么做,是因袁婧淑懦弱可欺,桑嬷嬷必会上门找她求情,让她退还家产。

    而且,袁婧淑府上的管家管事,几乎都是桑嬷嬷安排,其中不乏其亲戚。

    陶全沉声道:“圣祖和先帝都曾严治偷盗宫中财物,当今圣上也下过严令,命咱们专心恭敬,不可有违规乱纪之事,违者必从重治罪,决不轻恕。”

    他知道,此事若由他人告发,那他便可能受到牵连,可能保不住大总管太监的位子了。

    像这回的情况,三名太监偷盗后宫财物,换做承泰帝,多半不会将三人都处死,袁庆柏则毅然行之。

    ……

    袁婧淑虽为废太子之亲生女儿,承泰帝却善待她如己出,她也是承泰帝登基后年长的公主,是承泰帝第一个下嫁的公主。

    在她现在想来,若她昔日善待袁庆柏,她的命运就不会这般悲惨。

    乾清门之外,隆宗门和景运门之间,有一条“街”,称为“天街”,军机处就设在这条天街上。

    时隔多年,今日袁庆柏再见夏侯氏。

    丁嬷嬷的情况不用再说了,类似于桑嬷嬷,只是索贿的财物比起桑嬷嬷要少很多,价值数千两银子,因四公主袁婧惠才下嫁一年,也不像袁婧淑那般懦弱可欺。

    二人的家产,除赔补外,尚有盈余。

    尤其是嫁妆,一位管家嬷嬷,连自己侍奉的主子公主的嫁妆几乎都给威逼索贿走了,可恶至极!

    现在钟粹宫发生了太监偷盗,包括了首领太监,陶全还真不好查办。

    事实上,若非袁庆柏,再过不久,这位四公主真会死去!

    前世,雍正帝收养的那位四公主,就是在雍正九年十月薨的,年仅十八岁……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