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残酷的选择

第(1/2)页

这是刘启明能够想出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他认为最切合实际的。

        他没有让人特意给重伤患炖汤,在前世,这是最合算的方式,在大荒却行不通,因为大荒巨人们根本没有要给予某一特定群体特殊照顾的概念。

        大荒的分配方式,是按“有效人口”平等分配,然后放弃“无效人口”。他们的观念,也深深地受到这种分配方式的影响。

        因为食物紧缺的问题得到缓解,这些重伤患们暂时被认定为“有效人口”,所以其他巨人们能分多少,伤患们也能分到多少。

        但若是多炖了汤,却只给重伤患喝,就是对巨人们观念的一种颠覆,是他们现在所不能理解的。

        重伤患的价值比他们低,凭什么重伤患能喝,他们却不能喝

        不是他们没有同情心,而是长期以来,环境逼迫他们形成的观念。

        每一份食物,即便是几口汤,都是战斗力,充分保证能战斗人员的战斗能力,是部落生存和延续的关键。

        乱发同情心,把原本分配给其他人的食物让给伤员,只会减弱战斗人员的战斗力,导致链式反应。

        在矛灵未出现之前,部落的食物持续性地短缺,这种行为,会威胁到部落的生存。

        现在即便有了矛灵,食物也谈不上多充足,充其量只是饿得不那么厉害了,何况矛灵投入战斗,还只有一天时间,它的战斗力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因此巨人们的这一观念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改变。

        刘启明若是只给重伤患炖汤,就是在拿其他巨人的食物做人情,是慷他人之慨。

        他固然可以强制给重伤患炖汤,但这样做只会给他们招恨。

        炖汤给所有人喝的话,就只是把原本明天吃的东西挪到今天,巨人们不但不会反对,反而会十分高兴。

        这就和他没有直接让炎救治黄是一个道理。

        救黄,只是一句话的事,他和炎一提,炎必定就会照做。

        但是救治一个重伤患,耗费的灵力,是救治轻伤患的数倍,而且有极大几率救治无效。

        炎的灵力,却是有限的,每天救治人数也有限,救治一个重伤患,就意味着有好几个轻伤患得不到救治。

        这些轻伤患可能会因此拖成重症,耗费炎更多的灵力,他们被治愈的几率,也会由很高变成极低。

        与此同时,炎救治的重伤患却只有小概率被救回。

        率先救治重伤患,对部落来说,是一笔怎么看都不划算的买卖。

        所以现在炎救治伤员,都是按症状从轻到重的顺序安排的。

        重伤患们,只能靠撑,靠等,只有撑到炎腾出手来的那天,才有希望。

        这是一个残酷的决定和选择。

        部落的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即便是姬,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儿子伤重到吃不下东西,眼看都快撑不下去了,她伤心,担忧,害怕,来到给了她希望的启面前,却没求启先救她儿子。

        因为在药灵未诞生前,伤重即代表着死亡,而现在好歹有了一丝希望,他们又怎么敢奢求更多

        看着姬憔悴的脸,刘启明神色黯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