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书院一事

第(2/2)页

仇。

        这些小性子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帝王增了许多的烟火气,这种亲近的感觉让他越来越折服,也越发坚定效忠此人的想法。

        周宣不知到的是:秦昭本就不是皇室中的人,乱世中的磨练让秦昭的心性强大,尽管后来登上了帝位,也曾见识过不少朝堂中掩藏的阴暗,但却被身边的人护得极好,原本的心性并未折损。

        本来在普通人极为常见的性子如今处在了皇室倒是显得难能可贵。

        “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去拜访睿亲王?”周宣自动转移了话题。

        秦昭想了想:“再过几日,看看朝廷局势如何。”

        明白秦昭话里的含义,周宣点了点头。

        “如今京城的书院哪个比较有名?”

        听的秦昭突然问道,虽然有些奇怪,但周宣还是如实答道:“京城最好的书院自然是国子监,只是国子监的门槛相对的要高一些,里面的学生虽说多是高官子弟,但学问却是不差的,少数一些则是各个州府的姣姣者,学问自是不用多说,除了国子监,当属景山书院最为出众,景山书院乃是太/祖年间,韩丞相一手创办,在几百年来,景山书院出了许多名声显赫之人,现于书院任教的有不少当世的大儒,书院的学生以四品以下官员家的子弟为主,其中不乏一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因着国子监是官办的,故而才低了一头,但名声和实力却是丝毫不逊于国子监,第三的应该是云山书院,这座书院也不错,但相较于国子监和景山书院就有些逊色了,名气也没有那么大了,门槛稍微低些,故而许多来京城求学的寒门子弟多在这所书院就读……”

        周宣说的极为详细,上到书院的来历,下到书院的学子出身,甚至书院之间的往事纠葛都一一言明。

        自周宣与女帝接触以来,周宣就发现了女帝对京城中的人事颇为不了解,这种不了解也不是说女帝完全不知道,而是似乎缺少了其中的一部分记忆。

        周宣到是没有想过女帝内里换了个人,只是在宫里打听到:女帝几个月前在后宫曾出事,昏迷醒来便有了些变化,他猜测女帝怕是伤了头部,失去了一部分记忆。

        至于性情大变,可能是回到了以前的性子,毕竟女帝十四岁前性子和名声倒没有什么不妥。

        失忆后的女帝处事越发的有明君风范,周宣对此十分的乐见其成,再到后来感动于秦昭的维护之意,心里认定秦昭之后,周宣便自发地为秦昭打掩护,十分详尽地为秦昭讲述京城里的人事关系。秦昭自是能感觉到周宣对她的维护之意,故而如今两人的君臣关系中还多了一些朋友的亲密。

        见秦昭思索了半响,周宣斟酌了片刻,开口问到:"陛下可是有什么难事?"

        秦昭摇摇头:“那倒没有,只是见宫中之人有些年纪不大,如今在宫里平白蹉跎了时间,想着给他们找些事做,到是不知他们可愿意去书院读书?”

        周宣一愣,到是没想到秦昭是为了这事才向他打听书院,很快回过神来:“皇上如此仁心,几位公子相必会感念皇上的一片心意。”

        这话周宣说的到是真心实意,却也另有打算,想到女帝几个月前无故昏迷的事情,怕是与后宫中的人脱不了干系,如今女帝打算将些人送去书院,周宣自是极为赞同。

        秦昭听着周宣赞同的语言,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毕竟自己废了心思做的事,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赞同,自然十分的高兴。

        “这事便这般定下,周宣你去书院和院长打个招呼,看能不能走个后门?”秦昭不自然的摸了摸后脑勺,脸上的神色少见的不自然。

        周宣点点头:“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妥。”

        秦昭见快要到了午时便道:“小曜应该下学了,一起用膳吧。”

        “多谢皇上。”周宣倒也没有推脱。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