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吴王兵败,再起事端

第(2/2)页

的战局。朝廷派出的龙骧军已将奔赴到了前线,由于封王军队兵士正盛,分兵的龙骧军在入驻城池之后,便坚壁不出。

        在大军的奋力防守之下,再未丢失过一池一城,对于这些日子,人心惶惶,气氛紧张的朝廷,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大臣们总算舒了口气,看着封王□□从最初的毫无防备,到现在到了持平间段,两方人马互相攻防已是一月有余,人马皆是疲惫不堪。

        而各自后方都在紧急调遣粮草,以备后绪的对战,就在人们以为这场□□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却突发事变,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及。

        吴王封地,吴王妃突然派人杀掉了封地守城的将领,亲自开了城门,将朝廷住驻扎荆楚的兵士迎进封地。

        让所有人大跌眼睛的是:开城门的第二日,吴王妃便亲手写下檄文,详细地将吴王这些年在封地的罪行一一列出。

        言其早有谋逆之心,更是多次曾在私下说过大逆不道之言。最令人震惊的时吴王妃公然痛骂吴王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到最后吴王妃强烈声明与吴王恩断义绝,吴王嫡子、嫡女皆与其断绝父子关系。

        此事一出,别说是前线的吴王军士,就连天下都是一片哗然。原本吴王打着清君侧的借口蛊惑封地的兵士与他起兵。

        现在吴王自己枕边之人公然跳出来控告吴王谋逆,甚至檄文上的条条有理有据,更何况其子其女也同时站了出来可见吴王此人确实罪大恶极。否则如何到了妻离子叛的地步。

        要知道自汉以来,君王便以儒礼治天下,讲究的便是‘子不言父过,子不告父罪’,然而吴王的嫡子宁愿背负天下人的痛骂,也要与其断绝关系,可见吴王此人做人有多么失败。

        这样骇人惊闻的事件迅速的发酵,不过短短几天,烨朝上下便传了个遍。更何况是吴王的军队之中。

        此刻前线,吴王的军队已是人心涣散,不光是这封檄文打击了吴王的名声,让他们由原本的正义之师变成了如今的反贼。

        更重要是封地被偷了家,后续粮草的供应中断,最严重的就是此刻吴王所有军士的家眷都留在封地,现在却落到了敌人的手里。

        即使胆子再大,再想要险境中求富贵的凶徒此时也是泄了心气。故而营地已是乱成了一片。

        到了夜间,军营中便起了哗变,靠着血腥手段斩杀了一大批有异心的兵士,才好不容易稳定下来局面,然而军营中的气氛却十分低迷。

        鉴于这种危急的情形,吴王下面的谋士立刻前来主营帐汇报,希望吴王马上安抚其余的军士。

        谁知吴王丝毫不以为然:“等此战胜了,自然有滔天富贵,娇妻美眷等着他们,先生是你多虑。”

        见他说完,转念便开始骂道:“李氏这毒妇,待我拿下京城,一定要将她碎尸万段。”

        谋士看着吴王此刻还在做着入主京城的黄粱美梦,内心不由地翻了白眼:让你对吴王妃好点你不听,你以为这天下的人都跟你一样,舍得下孩子老婆,老娘老爹似的。

        这谋士默默地退出了营帐,便悄悄地收拾行囊,准备借机跑路,之后自然不在尽心帮吴王出谋划策。

        于是吴王军心更加动荡,每天都要斩杀一波逃兵。这样的异动自然被对面守城的龙骧军的,龙骧军的主将便立刻下令出击,几次夜袭,搞得吴王军队损失惨重。

        在接连失利后,加之吴王的军队粮草将尽,在没有谋士劝主的情况下,吴王竟然昏了头,命令士兵全力攻城,自然是无功而返。

        将敌军磨得十分疲惫的龙骧军,此刻不再被动防守。而是与吴王约战,两军之际,命人向敌军拿出从韩明辉那边寄来的家信劝降,并严明:女帝已经开恩,只要是吴王蒙骗,愿意投降的士兵,叛乱之罪可以不再追究。

        原本就已厌战的吴王士兵此时已蠢蠢欲动,还未等吴王大叫不妙之时,已有人反戈一击。

        原本浩浩荡荡,数十万的军士不到半天就被打得逃散开来,自大的吴王终于为其野心付出了性命,当真是令人可叹。

        等到吴王兵败的消息传到朝野,各方的势力暗流涌动。牵连其中的世家终于按耐不住,暂时平静的京城又开始掀起惊涛骇浪。

        不知何时起,京城中关于当今女帝根本不是正统,而是趁着先帝病重,联合大长公主谋害先帝,矫诏才得以登帝的消息流传得越来越广,甚至先帝遗照另力皇子的内容都传的有模有样。

        在这京都上下物议沸腾之际,生为当事人的女帝却始终没有露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