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故旧沉渊

第(2/2)页

韩明辉坐下后,见对面的陛下,脸上一副怅然怀念的样子,尔后听她轻声道:“韩卿之前可曾听说过这沉渊阁?”

        韩明辉虽然不知道陛下为何有此问,不过还是诚实摇摇头:“去岁陛下开弘文馆修书之时,曾听闻大人们谈起过,倒是从未来过。”

        秦昭神情温和的点点头:“之前你未曾听闻也是正常,这沉渊阁已尘封三百余年,自武帝年间后,便列为皇室禁地,更何况其他人呢?沉渊阁,这三个,你听着可熟悉?”

        虽然一头雾水,但韩明辉还是顺着秦昭的话想下去,他飞速地在脑海搜寻相似的字眼。

        沉渊阁,沉渊,刹那间灵光一现,他瞳孔紧缩,不难置信地看秦昭。

        沉渊,韩沉渊,难不成是……,此刻他激动地双手直颤,一双眼睛直直地看着秦昭。

        见对面的陛下缓缓点头,开口道:“你猜得没错,这沉渊阁原本就是为了韩相而建,故而也是用他名字来命名。”

        听着陛下讲到自己尊崇已久的先人,这一刻的韩明辉再也无法保持平素的冷静淡漠。

        见他一双眼睛亮的如同是星辰一般,脸上满是激动迫切,甚至就连身躯都往前倾,一副恨不得凑到秦昭耳边的样子。

        秦昭看着早就没有了沉稳的年轻人,在那张与故人极为相似的脸上露出截然不同的样子,眼底的笑意一闪而过,渐渐变得惆怅惘然。

        故人早已离去,而她重生在世,已是离奇,有如何能奢求故人再见。自己明明在清楚不过,即使面容在像,也不是那人!却为何还是这般忍不住妄念!

        秦昭在心底里长叹了口气,带着对往事的怀念,轻声道:“你也很想知道他的事迹吧,想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吧?”

        还未见他点点头,便见陛下的神情变得恍惚飘然,那眼里的思念缓缓地倾泻而出,那一刻韩明辉明白,此时的陛下想做的也许只是倾述,并不需要他的回答。

        他严整了神色,认真着听女帝道来。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甚至都有些记不清他长什么样子……”慢慢怀想着脑海的记忆,似乎渐渐那回到了年少的时光。

        彼时的她,带着一帮山匪,凭借着护送西域的商队已渐渐在漠北雄踞一方。然而愤恨于当时胡掳欺压汉人,与之结仇,在沙漠中受到数千匈奴追杀的秦昭一伙人,正策马疾驰。

        当时具体的详情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在匆匆追逃的途中,遇到过一个被沙尘暴刮得浑身伤横,只剩一丝鼻息的人。

        由于逃命途中,秦昭只能匆匆给他上药,留了些水和干粮,把他藏在一处商队容易发现的地方,便匆忙离开了。

        之后她都忘了这件事情,再见已是两年之后。当时她刚护送完商队回来,见寨中的妇孺,老少言谈举止,寨中布置规整都变了样子。

        好奇打听之下,听闻她不在的时候,山寨中招募来了个先生。这位先生不仅教书教得好,对山寨的事物管理也很有一手,寨中的变化都是他出自的主意。

        当时和他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只觉得果然是教书的先生,身子瘦弱,言谈文雅,浑身上下充满了文人气息。

        唯一令她惊讶的便是,将寨中一帮上蹿下跳,大字不识几个的“猴崽子”管得服服贴贴,还学会了识文断字。

        而年少的秦昭只识得不到一百个字,出于对读书人崇敬,时不时地在外面偷听,很快就拜倒在韩先生的博学多才之下。

        而后在她带兵去迎着匈奴攻击时,附近的山匪趁机偷寨时,韩先生凭着聪明才智,运筹帷幄,指挥留守的寨中几百人员击退敌人的攻势,令她更加的信服。

        到了后来他渐渐的成为寨中的军师,在他的出谋划策之下,寨子中的人员迅速扩大,他们渐渐地称霸漠北。

        再后来,抗击匈奴时,他坐镇于后方,粮草调度,军中政务一应处理妥帖,令秦昭能够放心征伐在外。

        到逐鹿中原,与十几路兵马相争,他制定出色的计谋策略,远交近攻,拉拢世家,举荐故交,让支持效力他们势力的越来越多。

        直至最后,也是他当机立断,上策力谏秦昭称帝,他二人携手一同建立新朝,开创基业,而后的十几年,君臣相和,从无嫌隙,为开创太平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生,在这短短一刻中的叙述下甚至显得有些苍白平淡。

        然而从此窥见到史书上未曾记载的一角,却仍然让韩明辉神往不已,他看着那段相传中的乱世帝相传奇中当事人。

        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轻声问道:“在陛下这里,韩相对于您又是怎么样的人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