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农夫与蛇

第(2/2)页

扶雪看了眼掌心下欲要挣脱的仙鹤,依旧是轻飘飘的眼神,仙鹤却马上老实了,鹌鹑似的缩着翅膀。

        没了打扰和浮跃的心思,卿太容也确实饿了,拿起筷子小口小口的吃完了桌上的鱼和淮山。鸡汤喝了大半,剩下的温在炉上,晚点可以继续喝。

        吃饱喝足后,就该做正事了。

        宋扶雪身为扶余少有的医修,担负着为全宗门打架斗殴的弟子们,贴狗皮膏药的活计。又为卿太容备好午时的粥饭温到炉上,便下了山。

        卿太容留在住处补觉。

        大概是受了修为压制和昨晚熬夜的影响,她这一觉直接睡到了再次入夜。

        醒来时炉子上的粥菜还温着,但毕竟熬得太久,味道已经变得不那么好。

        卿太容勉强地吃了几口后,估摸着宋扶雪收工的时间,又抱着被褥去了隔壁。

        等宋扶雪回山,看到的就是抱膝坐在自己门前的少女。

        她头顶上方,褪了色的灯笼还在细雪里无声摇晃。

        休养过一天后,少女的脸色比之昨夜病态的白多了些血色,只人仍就瘦瘦小小的,像是随时都会化在身旁的积雪里。

        看上去,有些可怜。

        宋扶雪敛低眉眼,无声地掐了个诀。

        卿太容先听到铜铃声,才骤然感知到廊上的风雪突然停了,抬首就注意到了宋扶雪掐的术诀。

        只是这风雪停的,实在不是时候。

        她本来正低着头用捡来的枯枝,借着飘雪在地上画些东西呢。眼看着只差最后一笔长剑了,却顿时没了新雪,也就没得画了。

        卿太容放下手中枯枝,状似刚刚才发现院前的年轻仙人,等着他过来领她进屋,仰首轻快地唤道:“师父。”

        只是没想到宋扶雪应了声后,竟没有马上离开。反而迟疑了几个呼吸后,紧接着坐到了她的手边,认真地看起来了她的画。

        卿太容顿住。

        ……现在再催人赶紧走就有点刻意了。

        画的是一个房子和两个人?宋扶雪知道自己性子冷清疏离,惯来独来独往,常有弟子私下说他不好相与,他也确实不善与人来往。

        宋扶雪指了指地上的画作,腕间铜铃随着动作脆响,试图和徒弟闲聊道:“这画的是什么?”

        卿太容没有马上回答。

        待惯了虐恋情深的修罗场,总结既往经验就很容易发现,为了体现故事的戏剧性和人设的复杂性,越是被原著描述为“傻白甜”的角色,通常黑化之后,内核就会变得越极端。

        就是不知道那些人口中的甜宠文,里面的角色会不会也是如此?

        卿太容原本对温柔无用的宋扶雪式人物,并无多大兴趣。

        这类连自己都救不了的人物,还指望着去救苍生,在她看来完全就是以卵击石,哪怕没有女配的掺合,结局也注定不会多好。

        原著里为了逼他堕魔,废了极大的功夫,让女配将他虐了又虐。现在换成卿太容成了那个女配,她只觉得画蛇添足。

        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她顺手布些伏线,当做日后的催化。

        如此想着,卿太容已经又动了,捡起手边刚刚放下的枯枝,又指挥胖仙鹤拱了把雪覆盖上去。随后用枯枝在地上的两个小人中间拉出长剑,勉强地补完了整幅画作。

        边画,她边娓娓道。

        “画的是凡间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农夫与蛇。”

        “相传在桃源中隐居的农夫,有一日看见条争食失败、正濒死的毒蛇,生了恻隐之心,将它带回了家里。”

        “不仅给它治伤,给它吃的,还在它畏寒动僵时,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它。”

        “可惜毒蛇就是毒蛇,本性难移,在冻僵的身体重获灵活的第一时间,就妄图反口去咬农夫。”

        “结果被农夫捉住。”

        “其他人都劝农夫立即杀掉毒蛇,可农夫见毒蛇好似有所悔过,再次心软了。接着就没那么好运了,毒蛇在农夫的照料下,继续寻找机会,终于咬死了他。”

        “不仅如此,它还在农夫最珍爱的桃源中肆意妄为,见人就杀……”

        “让桃源最后沦为了人间地狱。”

        如果后面你发现,你所有的悲剧,全部是都我有意为之;如果你知道,这场相遇,从最初开始就织满了欺骗与恶意。

        而你,本可以提前规避开这场悲剧。

        宋扶雪,你还会怎么选呢?

        卿太容讲完故事,就支颐侧首,望着身旁的年轻仙人,问道:“师父,这位农夫是不是很愚蠢?”

        “大家都说,他该在毒蛇本性暴露的那一刻,就毫不犹豫地杀死它的。”

        而刚听完新徒弟讲完阴间故事的宋扶雪,闻言面色有些细微的古怪,却还是尽量语气客观地陈述道:“愚蠢与否,都是农夫自己的选择。但因己害人,他确实有罪。”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