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换粮之计

第(1/2)页

“拜见刘夫人,”人不多,一共有十三人。虽全是些生面孔,一点不影响范如玉两人的热情

        “各位客商请坐。”

        大家一番见礼完,叫开城门的中年男子介绍

        “我叫王德平,是靖海商盟的总管。这次来的十三家,有七家是我靖海商盟的人。大家这次带来五千石粮食,除了换酒,还有些事想与刘夫人商量。”

        两女又是一阵激动,四千石就是四十万斤,够她们一万多人吃大半个月。又延长一段时间,想必到时候刘病愈已经带着大军赶回。有大军在,她们再也不怕饿肚子了。一听有些事要商量,范如玉猜到他们有什么条件

        “你们有什么话,说出来我们斟酌一下。”

        这些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商量好,王德平代表大家,仍由王德平说话

        “不瞒刘夫人,如今金国在海上也封锁得紧,这些粮食,是各家历年来囤积之物。原本我中原义军不准粮食外流,袁大哥知道天平军现在差粮,为了大义才让我们运粮来换酒。虽是各有所需,主要是为了帮助天平军渡过难关。”

        两女皱了皱眉头,靖海商盟她们现在已经知道,首领正是袁万城。现在靖海商盟虽投靠中原义军,毕竟都是些商人,不可能举家举族投靠,总要做生意。王德平如此说,分明是在为他的后话铺路。陈惜春争论

        “想来大家就算没喝过我们的酒,也知道那是什么酒。二十斤粮食连半两银子也不值,我们那种酒岂值半两银子就算你们转手卖,至少能赚大半。要不是现在封锁得紧,我们也不会只换那点粮食”

        “虽是各有所需,袁将军的好意,我们绝不敢忘,多谢靖海商盟及各位。”人家毕竟是帮了她们的忙,范如玉没将这份情抹掉。

        王德平脸上看不出满不满意,仍未说出要商量之事

        “现在金国封锁得紧,要是没有粮食,泗州怕难支撑一个月。没有粮食,就算刘将军率大军回来,也难解泗州之危。这些粮食,岂能用银子来衡量”

        陈惜春脸色有些发黑,她们听了郑风平几人的话,觉得可以先大量酿造酒,反正中原义军和那些商人不可能不来换。结果被人摆了一道,酒存了不少,粮食已剩得不多。想到郑风平那几个说话不算话的人,陈惜春一肚子气。正要开口,被范如玉抢先

        “王总管,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们差不差粮食,自己心里有数。”

        “既然刘夫人如此痛快,那我就直说了。我们只有三个条件,要是刘夫人能答应,这次换过,要不了多久我们还会运粮来。”王德平笑了笑,说出他们的条件

        “一、以后我们换酒,都只用十五斤粮食换一斤。二、在北方,包括海州、楚州、徐州等曾被金国占领的这些地方,只与我们交易,不得交易给其他人。三、以上协议不固定酒的数量及时间,永远这样换下去。”

        两女发黑的脸听得满是红光,陈惜春怒冲冲站起

        “你们倒是打的好算盘这么一来,我们的酒坊,有一半都是为你们开的。我们的酒反而没权力卖给别人,由你们拿去赚银子这绝不可能。”

        两女在刘病愈的熏陶下,在商业方面并不笨。这三个条件要是答应,真如陈惜春所言,地分南北,北方的地盘更多更大。酒坊至少有一半是为这些海商开的,她们赚的银子,远不如这些海商。

        范如玉也没忍住“以前我还认为靖海商盟都是些义商,想不到也如一些商人那样,只会趁人之危。王总管的条件,恕我们无法答应。”

        “怎么算是趁人之危”王德平真将两女当成傻瓜了

        “你们让中原义军用十斤粮食换一斤酒,就算赚一半吧我们用十五斤粮食换,赚了两倍。当然,要是你们答应,我们在换酒的粮食上,还可以商量一下。北方这边不同于南方,以后你们只会在南方发展。北方这边由我们负责,大家担的风险比南方大了不知多少。我们答应,以后所换的酒,绝不在南方贩卖。”

        范如玉将要发怒的陈惜春打住“每斤酒换二十斤粮食,可以换半年。你们换粮食虽然是做生意,对我们毕竟有好处,我们可以答应,以后每年以这样的换法,可换五千斤酒给你们。在同等价格上,优先换卖酒给你们。这是我们的底线,什么时候想好,什么时候来换。”

        范如玉说完,给陈惜春递了个眼色,两女不等回话先行离开。出去后的陈惜春忍不住大骂

        “奸商,袁万城枉为十义,是个彻头彻脑的奸商。我看在中原义军中的奸商就是此人,也是他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