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临去时的安排

第(1/2)页

时隔一天,临沂西城外,再次迎来一大队人马。夜色下的城门缓缓打开,大队人马相继涌入城中,直接朝军营方向走去。

        临沂是州城,军营要比费县那些小城的军营大得太多。一干人在军营门口将进来的队伍接到,为首的范邦国叹声说

        “我们在半路时,就在猜这里的情况。还是闵将军猜中了,他说应该不需要我们这支队伍,将军自有办法破城。”

        一千五百援军,由范邦国带领连夜赶到,见临沂城已被他们占领,大家又兴奋又有些惋惜,没能亲自参加这一仗。刘病愈笑着说

        “能早些破城当然更好,我们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摆平这里。沂州已经无忧,完颜琛和临沂的兵马已经战亡,只有百多个金兵逃走。另外三县,我已命人去取。大家随我进军营,有些事情我们要商量一下。”

        一行人走进军营,来到一幢两层楼前。楼虽不高,宽度和长度要比其它楼大得多。这里是临沂军营的主营,二十几人进去,坐在左右仍显得空荡荡。

        援军未来时,刘病愈没和大家说起他要安排之事。和大家聊了一会其它事,专门在军营等他们到来。

        “我们已在临沂大肆招兵,每位新兵发五两银子作为家补,今天来看,在临沂招几百兵应该没问题。不算今日和以后招的兵,我们现在的兵力大概有四千五百左右。在这里收缴的金银铜钱全折算成银子,有近六万两。我准备给大家发放第一次军饷,大家看如何。”

        没人反对,早就得知的宗由说

        “军饷必须发,以前我们是没有条件,现在有了条件,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此事。不说其它,发些银子给众兄弟,让他们买些酒喝也好。”

        几个老大表完态,对这一行熟悉的陈宝强说

        “大宋的兵有四种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我知道的,禁军的军饷最高,当然也要看是哪里的禁军。一般的禁军,加上发放的物品折算下来,每月大概有一两二钱银子。厢兵其次,每月大概有八钱。至于乡兵和蕃兵不好统计,许多地方的乡兵和蕃兵,根本没有军饷。有的也很少,我们不可能拿此着比较。”

        刘病愈点点头,他很满意陈宝强的表现,对方完全融入到他们之中。陈宝强的武力他不知道怎么样,但作为从五品的将领,知道的东西很多。这些东西不一定全是金国,还有南宋那边的。

        “我准备一次发放普通士兵五两银子、大队长七两、都头十两。各位将军、大人三十两。先和他们说好,这些银子不一定是几个月的,要是以后富裕了,每月会按照禁军的标准发放。我敢向大家保证,不出一年,我们就能向大宋的军队那样,无论官兵,每人都有薪俸。”

        刘病愈想过,他这些兵投到南宋,一定会被接纳。到时候他要谈些条件,比如在待遇上要与禁卫相同等等。按照他们这样走下去,一定要不了一年,就能在南宋稳定下来。

        这些事不少人都能想到,并不意外,范邦国问

        “一次性发,众兄弟当然不会有意见,只是我们以后可能还会招些兵,泗州那边也不知怎么样,要多备些银子才行。照这样发,我们还有多少余钱”

        这笔帐刘病愈早就已经算好,他们现的大队长、都头还未选完,官员级别的人大概有三十。发的钱虽不多,所有人都跟着大军吃穿,包括那些老弱妇孺

        “预计加上新招的兵,我们会发放三万两银子。三县应该还能查抄一些,至少还能剩下三万多两,去泗州已经够了。明天派人去通知费县那边,让大家全部来临沂。我们四天后从临沂出发,将所有人或物资运到沂水,走水陆两路离开沂州。”

        时间安排有些紧,宗由问

        “四天后仓乡的人恐怕还未到,我们不等他们了吗还有这几天三县和新招的兵、归降的兵都难聚在一起,不在沂州整好军再走”

        “整军必须要,仓乡的人我们就不等了,按路线他们会先攻海州,海州比泗州近,我们要提前去泗州才行。”刘病愈有些担心,泗州的情况他只知道一些,他们在沂州闹这么大,在泗州恐怕会遇到不少的阻力。要是金国那边派大军回援,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