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纸墨所载

第(1/2)页

虽然江河因为怕阻塞交通、惊恐市民而没让洛阳市民前去观礼。可这场让人大为震撼的阅兵仪式还是通过世家之口传到了外界。

        甚至还在关西征战的宋仪和仓皇逃回江南的徐然,也收到了来自洛阳探子的情报。宋仪接到信件,心中更是焦急,翌日便命令军队对眼前城池进行猛攻。在江南的徐然闻讯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整军备战。

        二人更是心照不宣地加强了对江河的防线,又互通使节,打算合力对抗江河。

        与此同时,坐镇蜀中的韩匡、正在交战的长沙王和扬州刺史赵榷以及屏藩南部的交州刺史赵韦也为此十分警惕。在他们眼中,都把自己视为新朝之敌和新朝之臣的中间灰色地带。

        他们既可以完全投向江河的新朝雅政,也完全可以站在宋仪或是徐然一方,大骂江河是无耻国贼。

        同样的,江河也在等待他们的选择。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刚刚跟随父亲观看了阅兵大典而沉迷于兵戈铁马的赵成,被父亲所在旅舍当中苦读诗文。

        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可赵成,加上心性坚定、天资聪颖,这十三经早已翻得滚瓜烂熟,已经了然于胸。

        “算了算了既然不能出去,便再好好读书吧”赵成随手捡起被自己甩在地上的经典,拿在手中看了起来。

        没看一会儿,便觉这平日里万分熟悉的文字竟然也像看不懂似的,一个个如同鸟蛇虫篆一般令人眼花缭乱。这文字钻到他脑袋中,他的双腿就像是不听使唤似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起初赵成倒也觉得没什么,便在屋中摇头晃脑,蹀躞彳亍。

        躲在屋外的赵潜透过门缝见儿子在里面用功读书,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就全然放下了。

        “吾儿此次必定高中,蟾宫折枝之时,也能慰藉赵氏先祖了”赵潜心中大定,欣慰离开。

        在屋里的赵成越转越是头晕目眩,最终来在榻前,一个转身坐在榻上,一等双腿便倒在榻上。

        看着那横竖看不懂的横竖撇捺,赵成心里一横“睡觉”

        一连睡了三日,赵成实在挨不住,便向父亲请去洛阳外面逛逛,说是近来读书读得头昏脑涨,实在没有太多受益。

        赵潜闻言,自然还是希望它能用功读书,不过听赵成说得也有两分道理,便道“见见洛阳的繁华倒也不错,我听说此次恩科考试由柱国亲为主官,若是你此次能考上,将来必然大有裨益”

        “什么柱国亲自当主考官如此说来我倒是应该读读江学了”

        赵成心中盘算,江河所著之书虽然不甚文雅,却是普世通俗之书,人人皆可研究其中道理,而且所言非虚,全讲实际。若是江河来当主考官的话,一定会向哪里偏颇不少

        投其所好当然并不是什么作弊,这也是对考试者的一种考核,若是连这点变通都不能把握,接连不中也怪不得旁人。

        “你说的江学是”赵成初到京都,对江河也只停留在军阀的认识层面上。虽然知道江河退出不少新政,让百姓享受和平和福利却不知江河也开创了一门新的学问。

        “即是柱国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