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吾道不孤

第(1/2)页

侍卫的话,让江河疑惑不解。

        自己在洛阳,因为工作缘故,是认识不少士子。可仔细回忆,也没有几个是自己故人。是自己故人的,看上去脑袋都不太灵光。

        而且是自己故人,侍卫怎可能不知道直接通秉一声就是,如何还被拦在外面

        所有的疑问都在桓琼来到江河面前的那一刻消失了。

        “怎么是你”江河一脸惊诧,这个桓琼可真是阴魂不散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得到自己眼前晃一晃才甘心

        桓琼在江河面前毕恭毕敬,先是行了一个无法挑剔的礼,继而恭谦道“柱国。”

        看着江河投来的那有些不善的眼神,桓琼也十分尴尬。“前岁得了柱国举荐考取秀才,不幸落第。今年再度劳烦乔刺史,可还是未中。妄负柱国厚望,琼实在难堪。”

        你中了就有鬼了江河心中不住腹诽,可表面上还是装起了三分和蔼。“桓才子说解决了我提出的疑问,不知是哪一条啊”

        这是江河在套他话,若是桓琼说自己只是借机想见江河,那江河直接一声令下把他打出去就是了。至于他真的解决了江河提出的疑问,怎么可能

        “柱国谬赞了,在柱国经天纬地之才面前,琼便如日月之下的萤火虫一般,不可察觉。”桓琼先是说了一句客套话,又不住行礼。“晚辈研究出了柱国设下的求地球直径一题。”

        当桓琼开口称赞江河之时,江河便觉得桓琼这是又打算恳求自己,给他明年秀才的考试资格。刚要出言拒绝,便听到了他的回答。“什么你说你解出来了”

        起初三分惊讶,逐渐转为玩味之笑。“好既然桓学子解出了答案,不妨直说。若你真的解出来了,我又怎会吝惜赏赐呢”

        桓琼道“晚辈最知柱国一诺千金,自然不会猜疑。”

        你不猜疑还用得着说这句话江河端来茶杯呷了口茶,听桓琼讲述。

        “晚辈想到的办法是利用日光,晚辈凭借柱国所云一年的影子长短变化,进而推导出来。”

        就着一句话,让江河险些喷出茶来。看向桓琼,深深点头,指着他道“继续继续说”原本对桓琼的不屑也消失大半。

        此前江河是真的看不起桓琼,他苦学多年,却一点功名也没混上。这样倒也罢了,入幕为宾求日后升迁也是一条路,他偏偏不走,非要考取秀才。算上这两年的,一共考了将近十年

        不说耗费了多少银钱,光是这种对时光的浪费江河就忍受不了。更何况他在江河面前放浪形骸,把自己比作野外贤才、渭水飞熊。如此自夸把江河置于何地

        可如今却是不同,这两年的打磨,让桓琼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稳,原来的棱角也被打磨得圆滑不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是真正用心于学。自己的书刚刚发布一个月,就能解决这样大的难题。

        虽然这个难题早就被四百年前的希腊人厄拉多塞给解决了,甚至在原本历史上成书于三百年前的周髀算经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可当桓琼一五一十地把他的测量方法和最后得到的数据告诉江河,真的让江河陷入深深的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