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徐然之计

第(1/2)页

瞿清见法正终于说出了江河的真正意图,嘴角微微上扬。笑完转身回去工作了半晌,直到夜深,才推门要走。

        临要走出幕府,便听到身后有人对他指指点点道“这个瞿明之,还真是榆木脑袋。只会处理公文,半点人情世故也不懂”

        “快别让他听见,他可是平章大你我三品呢你不要命了”一旁有人劝阻,那人才悻悻然停了嘴,还嘀咕上一句“让他听见也无妨,他也不会给你我穿小鞋。”

        这话传到瞿清耳朵里,却半点也不觉得愤怒。

        这段时间,瞿明清便把在兖州的老母和妻子儿子接了过来。用江河给他的赏赐在城中买了一个小院子。

        虽说这三品的平章一年的俸禄就有近三千石。

        瞿清之前担任颍川太守,也攒下了些家底。

        按理来说不说住进高门深宅,也该住到南城去、却仅仅是在偏城北的一个坊中,购下了一个小院子。

        这院子小得门上都不能挂匾额,瞿清却住得十分享受。

        瞿清上班仅仅骑着一匹驮马,一些五六品的文官都要坐马车,唯独他是个例外。

        翻身下马。却是妻子开了门。“就知道你要回来,给你留了饭。”

        “哎,震儿呢”

        “早就睡下了,他嚷着要见爸爸。说要等你回来,还是先睡着了。”

        瞿清把马交给府上唯一的下人手里,草草吃了一餐饭,就早早歇下。在洛阳的日子如履薄冰,瞿清不得不如此为之。

        他初到洛阳,还住在江河府上,就有人把他约出来清谈,说是仰慕已久想要拜会,却总拿出重金让他笑纳。

        瞿清拒绝一次,他们就再邀请一次。拒绝两次,他们就再邀请两次。

        不过后来,他们便不再邀请瞿清出来雅谈。

        不是因为瞿清清廉的作风打动了他们,而是他“耿直”的风评传了出来。

        显然,这是瞿清的有意为之,作为江河的老部下。他深知江河最厌恶的是怎样的人,他也深知自己至今还能坐在平章位置上靠的是什么。

        在江河部下,资历比他老的太多了。能力比他强的,太多了。关系比他硬的,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然而瞿清至今还稳坐着平章宝座,整日出入江河眼前。甚至皇帝都十分熟悉他,他有自己的处世哲学。

        自污。

        两日后,被派到徐然处请求换得俘虏的使者回来了。徐然收下江河的赎金,同道放回了乔恪为首的近百文官。

        使者也顺路带来了徐然的信件。这信件不是给他的老熟人江河的,而是给扬州刺史赵榷的。使者收下信件也是一脸疑惑。我往洛阳又不经过庐江,给我作甚

        而使者也正如徐然所料,直接把这信派人送到赵榷手上,同时也打开信封抄了一份,打算呈给江河。

        江河接过使者呈上的信件,还未拆开,先对堂上的一众文武笑了一番。“我就看看这徐然究竟想让我们看到什么”

        说罢,拆掉信印打开信封,把里面掉出来的信件抖开。只一看,江河又是一阵无情嘲讽,直接在堂上念了起来。

        “徒然顿首。十四日信已收。军中整顿妥当,唯张、刘、季诸部粮草有缺,幸有赵师相赠十万石,大军得以饱腹。”

        “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