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襄武新策

第(1/2)页



        如今军队的军服都是刺史府委托商人制作,昌邑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各种制作军服的原料,都易于搜集,故而还算便宜。

        不过江河需要的数量极大,足有一万五千套,并且每年都需制作一套冬装和夏装。等到江河的军队扩张完毕,一年就是好几万套的军服。

        不得不,这是一个大买卖。以至于江河为了降低军服的价格还让自己的裁缝铺也紧急制作了几百套,可惜江河的裁缝铺里仅有数个裁缝,规模很,又远在成县。

        不然江河一定要自己垄断下来这个产业,来节约费用。

        王寿见江河出了士卒帐篷后,面色不善,上前宽慰道“主公,这士卒的确是很苦。可是兖州初定,各项物资都供给不足。如今东郡还有旱灾,正是紧张时候,士卒们苦些也实属正常。”

        王寿的话的不差,可是江河明明记得自己曾经发下了不下千万钱的封赏下去。如今看到这样一幕,甚至认为自己的军队也开始贪腐起来。

        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就被江河自给打消掉。

        自己在封赏发下之后,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早就查清了许多例封赏的进展情况。况且这封赏大多还涉及到了田亩,自己的鱼鳞图册上可是明确记载了封赏的田亩数量。

        那自己的军队为何还会如此穷酸江河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纵然自己的军队眼下摆脱了,“土匪军”的尴尬局面。军队看上去还不错,可是金玉其外败絮其郑和江河心目中对自己军队的看法还是不一致。

        在江河看来自己的军队无法摆脱贫穷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陈的军队根本也就没有富裕过。

        或者,是因为近百年来,大陈的和平。使得大陈军事松懈,连带着军队也成为了一个腐朽的地方。大陈虽然和平,可吏治并不清明。别军队了,就连城中的捕盗也多有吃空饷的。

        更有甚者,有的县衙只剩下了两个年老捕盗,日常巡街,管理治安。

        江河接过手来的兖州还算是好的,因为经过讨逆战争的洗礼,整个兖州,三成官吏逃走。三成官吏被杀,余下的三成不是世家出身,便是极有眼光归顺了讨逆军的人。

        所以江河接手的兖州算得上是空兖州,一上台就在各地安插自己的人手。尤其是县尉一职,都是自己军中的一些中级军官前去担任。

        这些人对江河很有忠诚,很多都是和江河一同战斗过的兄弟,这些人对江河的命令极其听从,并且认为是江河的恩典才有他们的今。

        把这个道理放在军队上,江河的军队虽然称得上“兖州军”可实际上完全是江河拉扯起来的军队。

        这样一来,江河的军队没有半分,朝廷军队的习性。又因为江河对军队实际管控很严,而且高级将领又完全听命于江河。甚至大部分将领,升到这个位置已经是能力的极致。

        故而江河的军队没有,吃空饷、随意体罚士兵以及将军的“亲兵”情况出现。虽然江河在行文下令的时候,还是麾下军队是将军们的部曲,可将军们对军队的实际掌控力度还是很少的。

        因为大陈的军队已然腐朽,不发军饷的优良传统在大陈早已根深蒂固。好在冀州大旱,整个江北的粮食都十分紧张,不然哪里有人愿意参军入伍

        当初,要不是留在王家村也难以活下去,劳役营中的众人早就一起聚众逃走了。留在军队之中,好歹还能混的上一口饭吃。在江河看来,自己的军队也大多是由这个原因聚集起来,而不是靠什么大义。

        名义固然重要,那是出师之名。可是真正的要点,还是在于这样的一口饭。

        而江河想要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一只精锐、富庶;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

        如今秋粮入库,自己正好可以以此来提高军队的物质供给水平。在当初和晋王的军队对峙在成皋的时候,江河对麾下士兵进行了一场集中的训练,在训练期间,江河不惜重金给军队发过一段时间的军饷。

        在经历了一个冬的训练后,军队的作战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加上因为发放了军饷,军容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这样的一例成功不禁想让江河在自己的军队之中再次试验一番,而他的试验品正是如今还在招募的徐让一军。

        江河军队的起名都是依据所镇守之地的名字,譬如泰山郡、济北军、山阳军就是以该军队之前所镇守的地方而命名来的。至于河阴军,也是因为它驻扎在河水以北,而命名的。

        可是徐让的这支军队显然已经不适合这种命名方式了,江河也不是个拘泥形式之人,强要安插一个地名来给它命名。于是,江河麾下第一只不以地名为军队的军名便出现了。

        江河把徐让所领之军起名为襄武军

        其中意味当然是再明显不过。襄有帮助、辅佐之意,又有扫除之意。襄武之意,在于以武力来辅助江河,扫除不臣。

        襄武军的

        招募工作才刚刚开始,便已经招募到了千余日,江河估计不出十日,自己便能招募到一万人。江河要在其中选择六千至七千人入伍,其中五千人成立襄武军,其余热需要补充到兖州各地。而且江河的亲卫部队,尤其是最近训练的死士也需要大批勇士的参与。

        当然了,并不是把这些初入军营的菜鸟选入死士当中,他们只是去顶替死士的位置罢了。

        想好这些,江河打算回去便拟出来一个章程,以全新的方法训练这一支襄武军。

        江河想出了几条创新之举。

        其一,便是对这支军队每个月都发放军饷,并且稳定发放。江河打算普通士兵每月发放大约六百钱的军饷。

        别看六百钱看起来很少,就以为这是六百元钱。其实这大陈的钱币可比什么前世的铜钱大多了,江河对此深有体会,一枚大陈的钱币都可以顶的上两枚前世的铜钱。换言之,江河发放的军饷其实相当于一千三四百枚铜钱了。

        而以购买力相比,这一钱,甚至可以抵得上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