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寺庙

第(1/2)页

“我知道自打我起兵以来,何时缺过粮草,可惜眼下天下平定,再向世家征收粮草,甚坏我名声。  ”江河不住叹气。

        “主公,不如把城内世家叫来,说说难处。此次主公没因为邓耀之事与邓家见教,又推举了邓和为陈留太守,邓家应该会领情。”

        “领情人情这东西总是要还的,况且你也知道我的志向,这些世家,我早晚是要铲除的”江河撂下这句话。“不过眼下,还是得低低头了。”

        前半句让杨善会欲言又止,听到后半句杨善会才长舒一口气。“主公诚乃君子”

        “罢了罢了今日起加强刺史府守卫。你也多加小心,这对父子可狠着呢。”叹了口气,又道“以后再碰上对手,什么都别说,直接一刀杀了就是了,别再学这前车之鉴了”

        江河这话当然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是在告诫自己,斩草不除根,真的是贻患无穷。

        “敬仁库内夏税也统计完了吧如今库内有多少粮食”

        杨善会虽然不是簿曹,但是夏税乃一州重要事务,杨善会作为别驾,自然需要过问一二。加上刘胜也有些体力不支,夏税入库工作,杨善会也一直有所参与。

        “如今州库内各类粮食总计一百五十七万六千斛,不过这是三日前的数据了。预计月底只能剩下一百四十万斛了。若是交付给朝廷一百万斛,虽说勉强可以维持工程的展开,但是也不能如同计划的那样大幅度展开了。”

        “不行库内一定要留有最少五十万斛的粮食,那可是要用于压制粮价的今年应该是不会有旱涝情况了,等到了秋天,秋粮下来了,什么西羌还是并州益州,全部推平”

        “主公那何时叫来城内世家”

        “不急先从库里调五十万石送到洛京。我打算把全州世家都请过来,开一次大会议”

        “主公是要”

        “没错子高的文章里不少内容都可以实施,我正好缺这样一个能与诸世家直接交流的机会呢”

        要说兖州库房内,粮食虽然将要见底,可是钱财却异常的多。到现在足足攒下了将近七千万钱。

        七千万钱看似挺多,其实也不堪使用。自从以货币代替粮食给官员发放俸禄之后,江河也感觉这钱也不够用了

        理完这事情,江河没打算继续去工业基地了,把门一关,把自己圈在屋内,闭门不出。钱粮二事如果不解决,江河就无法在兖州立足了。

        向世家索要钱粮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况且江河以为前线的战事恐怕并不会那么顺利,恐怕日后朝廷还会继续向自己索要钱粮。

        故而,江河打算向世家们多多索要粮食,至少要要来三百万斛才可够满足江河的计划。若是少些,世家们还能答应。

        刚刚经历了讨逆之战,世家手中也无太多粮草。不是自己在泰山时候敲诈世家就敲诈出来三百万斛粮草的时候了。

        想了半日,江河还是毫无头绪。打开门,想着骑马去野外散散心,刚一打开门,就见着王素端着一碗汤,侯在门外。

        “怎么还不去休息”

        “我看夫君今日神色不佳,就命后厨熬了碗鸡汤。喝点吧。”

        看着王素的可怜样子,江河不好推辞,拿起碗来浅浅饮上一口,道“味道还不错,熬得过火了,有点咸。”

        “那我加点水,再熬一会儿。”

        “不必了我打算出去一趟,你在家中好好待着吧。”

        自从将王素接过来后,江河也一直在逃避她。一见到王素,他便不由自主地想起王湘儿来。便忍不住地对世家起了怨念,在这个时候可是万万要不得的,毕竟自己还有求于世家。

        可是王素来到刺史府后便处处不顺心,总来找江河。江河心情好时,自然会陪她。可是眼下这样的功夫怎是陪她的时候。

        叫来侍女伴着王素,江河从后院一声不吭地走向了马厩。

        作为江河的坐骑,绛云可以说是马厩中最具地位的马匹了。不光一应饮食都是最好的标准,更有无数母马常伴左右。

        找到自己的老伙计,翻身上马。

        绛云窥出江河的抑郁,知道他想散心。不用江河催促,径自出了马厩,江河握着缰绳,低下头来吩咐道“城中莫要疾驰,待到城外后便随便走走,勿伤了秧苗。”

        绛云马鼻一响,示意自己心中有数,江河便放心地坐在绛云身上,待出刺史府前,命小厮告诉杨善会自己出去一日,让他不要担心。

        便坐在绛云身上,任它走向远方。

        江河平素常出刺史府,更参与了无数项目,亲身造访数处工地,在昌邑城内的知名度很高。他一出刺史府,百姓们便发现了他,当即不用自家小吏开路,百姓们就自动分开。

        见着百姓们在自动分为两侧,江河心下不喜,自己可不喜欢这相隔于百姓的感觉。但是现在为朝廷命官,也由不得自己想了。

        当即慰问民情,百姓惶恐,都言是刺史政令是抚民善政,百姓都深沐江河之

        恩。

        从刺史府到西门这一段路不过三五百米,江河却足足走了半个时辰。走到天色渐晚,街道上人少了起来,江河才出了昌邑西门。

        好不容易才劝说百姓回到家中,江河也不知道受百姓爱戴是好是坏。来到野外,绛云便飞驰起来。江河在这迎面而来的风中也感受到一丝快意。

        这风儿扑面的感觉让江河想起战争时候自己率军打仗的豪情,暂时不去思考什么难搞的政务,就这样坐在绛云身上疾驰,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出了昌邑城,绛云随意奔跑起来,一开始江河还知道是向着西边去的,绛云遇到岔路随心而定,跑着跑着,江河也不知道究竟是朝着哪个方向跑了。

        也不去想自己究竟身在何处,就这样乘风而去,真逍遥快活

        约莫驰骋了一个时辰,天色彻底地暗沉下来。江河胸中所有的怨念也消散一空,远远见得远处有一点灯火,便想在前方过夜。寻个乡野人家住下,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催动胯下马儿,向着前方的那处灯光前进。

        待离得近了,江河才发现远处哪里是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