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实俱在

第(1/2)页

一句话石破天惊

        李世民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看上去像一尊没有思想的雕像,眼神分明陷入呆滞状态。

        良久,李世民回了神,语气无比阴森“何赋言,你刚才说什么”

        何赋言也不怕,垂着头重复了一遍“陛下,泾阳县子李素与东阳公主有染”

        “有染”二字很刺耳,至少李世民听起来很刺耳,这句话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李世民的脸上,李世民只觉得脸颊火辣辣的痛,多少年没尝过这种滋味了。

        “你,给朕再说一遍”

        殿内电闪雷鸣,龙颜狂怒。

        何赋言梗起脖子,不怕死地第三次重复“泾阳县子与东阳公主有染”

        李世民暴怒,拍案而起“大胆尔敢污我天家声名来人”

        “陛下,臣有铁证,何言污之”何赋言大声抗辩道。

        “铁证”李世民呆了一下,然后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很危险的信。

        “臣有铁证可证泾阳县子与东阳公主有染”

        “拿来若有半字不实,朕必夷尔三族”

        何赋言进宫弹举显然早有准备,闻言不慌不忙地道“臣昨日得东阳公主府侍卫黄申密报,自贞观十年冬月,东阳被陛下赐公主封和封地,入住太平村公主府后,东阳公主便认识了同在太平村的泾阳县子李素,二人从那时起便渐渐熟悉,常在泾河河滩边私会,此事公主府的侍卫们大多知晓,只因公主殿下以银钱买通,故而一直未曾走漏风声”

        李世民面孔迅速涨得通红。怒火已至顶点,只不知这怒火是冲着何赋言还是东阳和李素二人。

        何赋言道“陛下可曾记得当初结社率叔侄二人挟持公主殿下一事那日公主殿下与李素二人同时被掳,后来说是结社率叔侄掳公主后路上巧遇李素,其实哪有如此恰巧之事那日二人被掳,实则是二人当时同在河滩边私会,故而被结社率撞见。李素为保公主性命,所以豁命以赴,将结社率叔侄二人杀死。”

        “因此一事,李素与东阳公主二人共过患难,两情愈发如胶似漆,河滩私会愈发频繁,公主府侍卫皆有所闻,今年夏天,我大唐征伐吐蕃。大唐兵发松州,李素随军而行,在他去松州的同时,李素之父李道正为他定下泾阳县许家的亲事,李素独钟东阳公主,故而不愿成亲,暗中破坏亲事,许家两次结亲。李家两次毁亲,此皆因东阳公主之故也。这件事太平村上下皆有所闻,陛下遣人一查便知”

        李世民脸色涨红,鼻孔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两手的拳头越攥越紧,阴森地道“还有吗”

        “还有,李素痛殴度支司郎中。东市废东宫属官,两次入大理寺牢狱,东阳公主皆托人奔走转圜,暗中周全,李素献策也好。酿酒也好,皆与东阳公主有关,或许陛下还记得李素曾作过花开堪折直须折的绝妙诗句,此诗虽名为惜时咏志之作,但是以李素和东阳公主之间的私情来看,恐怕此诗不单单是惜时咏志,内中更有幽径雅意”

        何赋言列举的事例很多,而且每一条似乎都有理有据,李世民听了半晌,终于察觉到一个很不妙的事实。

        这些事例堆加起来,恐怕东阳和李素之间真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私情。

        李世民是皇帝,又是父亲,女儿瞒着他做下这等事,简直大逆不道,而那个李素,该死一千次一万次

        胸中的怒火如火山般喷发,李世民闭上眼,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古井无波,然而实在太愤怒了,脸上的表情再怎么强压,也呈现出微微扭曲的狰狞模样。

        “你刚才说的公主府侍卫黄申何在”李世民缓缓问道。

        何赋言有备而来,自是不惧,沉声回道“黄申此时在太极宫门外候旨。”

        “宣他进殿”李世民狠狠一挥袍袖。

        良久,相貌丑陋却略显壮硕的公主府侍卫黄申战战兢兢走进甘露殿。

        李世民的目光像一匹盯住猎物的狼,冷冷地注视着他,黄申垂首站在殿中,冷汗早已浸湿了后背的衣裳,殿内沉默越久,黄申越发止不住地发抖。

        帝王气势下,黄申如惊弓之鸟,垂着头如临渊池,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李世民注视良久,神情阴沉地道“黄申,东阳公主与李素的私情,你果真知晓”

        “小人知晓。”

        “缘何出卖公主”

        黄申脸色苍白,咬着牙道“位卑却仍有忠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