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史无前例的宣传

第(1/2)页

《港岛没有试映会,下一部带来更大惊喜?》
  《斯沃琪,精工,石英表的王者之争》
  《邵维鼎回港,最年轻的亿万富豪,或将问鼎港岛首富》
  《斯沃琪成立半年,1980年净营收16亿5千万港币》(美元港币此时汇率5.5)
  《港岛制造,斯沃琪发出了最强音》
  ........
  第二天,港岛所有的报纸,新闻头条无一例外全都是“邵维鼎回港”以及“斯沃琪”的消息。
  甚至于港岛各大英文报纸,有关于邵维鼎的新闻也抢占了头版头条。
  原因无他,因为这个消息太重要了,直接改变了港岛的产业格局。
  这不是房地产,不是金融。
  而是实业。
  斯沃琪凭借着实业,一年净营收16亿5千万港币。
  而这只是半年的营收,斯沃琪也才刚刚起步而已。
  之前一多半的时间,都只有港岛一个市场。
  近来一个月,才慢慢向外拓展。
  很多人已经不敢想象,明年斯沃琪的财务报表数据该有多华丽。
  对此尤为敏感的,就是一些野心实业家,他们跃跃欲试成为第二个邵维鼎,要在港岛制造业这个圈子中,闯出自己的名头。
  潘迪声人在一家服装制造厂,穿着朴素的工衣和工人打成一片,和一众设计师们,拿着时尚芭莎的照片,进行全方面模仿。
  钟志平从港口下来,手里拿着今日份报纸,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烟头。
  刘銮雄吐着浓烟,踢开了脚下散落的电风扇,视线落在报纸讲述的邵维鼎在股市上强购宝成实业的过程,眼中放光。
  李家城手里拿着当天的报纸,眉头皱的成了个川字。
  “实业在港岛真有出路吗?”
  他之前是搞塑胶的,正是因为这一行来钱太慢,所以他转向了房地产。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两场大危机,更是豪赌港岛未来,抄底了港岛房地产。
  果然之后几年,财富翻倍增长。
  可现在,邵维鼎这个年轻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杨守成脸上就更是苦涩,唯一能安慰他的或许就是港岛股市的上涨。
  他认为港岛钟表市场早晚会被邵维鼎统一了,现如今看来,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与其慢性死亡,那还不如转型,所以将大部分资产投入股市和地产。
  于是,他开始向外出售天文台钟表。
  只保有英皇钟表。
  他的人生际遇,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而除了斯沃琪之外,今日港岛报道的重点,便是《追女仔》
  邵维鼎的一举一动都如此受到关注。
  能够让这位年轻亿万富翁上心的项目,还特地跑到南洋开了一场《试映会》
  如此反常的举动,更加让原本对电影不感兴趣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追女仔》的宣传上。
  TVB的光影星播客,每期都邀请了一位《追女仔》主演进行电影宣传,说一些拍摄过程中的趣事。
  预告片如今已经出到了第三版。
  第一版的飞车大场面,重点塑造的是“燃”和“帅”。
  第二版,世界各地的相亲冥场面塑造的就是“逗趣”“搞怪”以及“全球风景”。
  第三版,大雨中小花和刀仔分手戏码,将重点又放在了“爱情”之上。
  无论是对哪一个元素感兴趣的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看的元素。
  港岛的好奇,再加上南洋媒体对电影剧情大赞的影评,更加让港岛的一众电影从业者和电影爱好者们欲罢不能,想要尽快看到这场电影。
  也从这一天开始。
  《明报》副版面出现了一期整版广告。
  除了电影海报之外,还有一句广告语:追女三十六计,只看《追女仔》
  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一切只是电影宣传的开始。
  第二天,《明报》副刊上照例刊印了《追女仔》的海报,广告语却是变成了:为爱痴狂,燃尽圣诞。
  而且除了《明报》之外,《星岛日报》竟然也刊登了这个广告。
  第三天,信报加入。
  第四天,文汇报加入。
  第五天,大公报加入。
  .......
  港岛的电影从业者们都看呆了。
  我们知道你邵氏有钱,但是钱还能这么花的?
  难不成,这是要港岛所有人都来看你的电影吗?
  可是,这投入产出也太不划算了吧?
  《明报》《星岛日报》《信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