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闯关东马殿臣

第(1/2)页

有人觉得东北的胡子和绺子,都是聚众打劫乡里的流氓土匪。
  其实,这两个词并不是一回事。
  胡子只是一帮松散的强盗团伙儿,说白了这些人挂上长髯,戴上面具,纵马劫掠的时候就是土匪,分了钱、烧了面具之后,还是一般的农家汉子。
  而绺子则完全不同,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职业马匪,专项业务十分熟练,抢钱、截货、绑肉票,而且各个打出了匪号,例如东北最有名的抗日马匪:三江好!
  在大部分人的传统印象中,土匪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其实,绺子的内部分工十分明确,甚至有完整的领导组织体系,行动时遵守行规,是一伙有组织的武装暴力集团。
  从最常听说的“大当家的”到绺子的中坚力量“四梁八柱”,以及最底层的“崽子们”,组建了一个完整的“金字塔式”的体系。
  马殿臣三闯关东,最后一次加入了鹿云镇附近的孤山岭,定了匪号,一时间在东北一带,也算是名声大噪,成了一代有名有姓的大绺子。
  但最早先,马殿臣的名声同样不小,只是那时候的马殿臣名声还算不错,远没有被人称呼为“魔王”的程度。
  在赫大嫂家中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道神符就带着高晋上街‘闲逛’去了。
  只是高晋初到东北,对于街面上的新鲜没多少兴趣,却对道神符昨晚提到的马殿臣生出了好奇心。
  这一早上,他在集市当中不只一次听到有人提起过马殿臣的名字,这心里就好像长了草一样。
  他吞吞吐吐了好长时间,才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道神符领着他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听着周围老乡口中的对话,心中也在暗暗的盘算。
  看到高晋那嗫嚅的嘴角,心中的想法也逐渐成型了,领着他找了一处红火的小摊子边上坐下,给他讲起了当初崔老道哄他的故事。
  “说起这个马殿臣,跟你还有点相似,别看他在东北扬名,实则他是东山人,而且还是个大孝子,早年因为饥荒沦为乞丐,母亲在饥荒中饿死了,他没了顾忌凭借着一股子狠劲儿,在乞丐中也混出了不小的名望。”
  “但乞丐哪有吃得饱的,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十五六岁的马殿臣,遣散了身边的一帮小跟班儿,带着两个兄弟闯关东来了长白山,跟了一个老板,放山挖棒槌!”
  “结果来了关东不久,其中一个兄弟就沾了大烟炮儿算是废了,另一个刚开年就得了重病,他为了给兄弟治病,孤身去放山,算是犯了这个行当的忌讳,这放山挖棒槌的,忌讳一个人跑单帮。”
  “结果药没找到,却碰到了一只成了道行的大蜈蚣,马殿臣也算是艺高人胆大,拼的一身伤,打死了大蜈蚣,挖了宝丹不说,还得了一株七两多的棒槌,就是可惜,救了人命……却没能救回人性!”
  道神符缓了一口气,端起桌上的一碗大碴粥,满满的吸溜一口,又夹起桌上裹着辣椒油的萝卜咸菜,塞进嘴里,一咬嘎嘣脆的口感,加上满嘴的玉米香味,吃的他顿时眯起了眼睛。
  可高晋却没有多大兴趣,脑子里想的都是马殿臣的传说。
  就好像道神符说的,两人经历实在太像了,十来年前的南越,可不就跟当年马殿臣的时代大部分贴合嘛!
  尤其是道神符提起了人性,让高晋的眼神瞬间都变得有些空洞起来,低着头喃喃自语的念叨一句:“人性,哼,丑陋的东西。”
  道神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