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取经之始(下)

第(1/2)页

  在是否降雨、何时降、降多少这些方面,龙王们有一些自由裁量权。

  即便有玉帝圣旨,也可以搞点小手段。

  但凡事就怕较真。

  一旦较了真,并且上升到某种高度,小事就会变成大事。

  这种情况下,泾河龙王为赢赌局,赶走指点渔夫张稍捕捞自己辖下水族的袁守诚,故意违背圣旨,推迟一个时辰降雨,并且少降三点八寸雨水的行为,就成了严重的欺君之罪,甚至是对抗天庭、意图谋反!

  要杀头的!

  在算卦人袁守诚点明自己的身份,并指出自己的犯罪事实后,泾河龙王再也不复先前找茬时的气势汹汹,瞬间软成了一条鼻涕虫,跪下求对方指一条生路。

  袁守诚就指点他去找唐王帮忙,因为监斩官会是人曹官魏征。

  泾河龙王听了,含泪拜辞而去。

  说真的,他也挺倒霉,但谁教他违抗圣旨呢?

  另外,这件事上,天庭算不算钓鱼执法?

  根本不算。

  因为渔夫张稍,还有算命佬袁守诚,都不是天庭的人。

  天庭只是正常下了一道降雨的圣旨而已。

  而且,和袁守诚打赌,并接到圣旨之后,泾河龙王为了赢得赌局,在听取并接受军师建议的时候,也没有多想。

  这显然是有过先例,让他下意识的,就不觉得灵活下雨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他这是自作孽、不可活。

  如果他准时准点下雨,啥事没有,最多丢点面子,再输给袁守诚五十两。

  此外,这孽龙的脑子也糊涂。

  你求李世民办事,办成了固然皆大欢喜。

  但办不成,你又有什么理由找他的麻烦?

  他又不欠你的!

  至于说,这会不会是天庭和佛门,为了取经项目相互配合搞出的一场阴谋?

  有可能。

  但没必要。

  建成和元吉这哥俩就在下面嚎着呢,要是想让李世民重视佛门,早些放他兄弟出来搞事便可,何必再浪费一条龙?

  总不能是玉帝嘴馋了,想搞点龙肝吃吧?

  要知道,龙肝凤髓一般泛指美食,而非真的杀龙取肝、杀凤取髓啊!

  算命摊。

  捧了半个西瓜在手上,杨庆对袁守诚说道:

  “老先生,你再算算,那人究竟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袁守诚抚须叹道:“命该如此,躲不过去了!”

  杨庆挖了一勺红色瓜肉送进嘴里,吃尽了之后笑问:

  “若我出手帮忙,他也躲不过去?”

  袁守诚掐指一算,惊疑道:

  “你是何方上仙?为何能帮那条孽龙能逃过此劫?”

  杨庆笑而不答,依旧吃着自己的西瓜。

  这好瓜的种子,是从云雷山传下来的,所以那些爱吃瓜的达官贵人们,必须要好好感谢云雷大仙。

  见杨庆不告诉自己,袁守诚也就自觉地不再多问,但还是在暗中推算,希望求得甚解。

  可惜,杨庆早就已经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根本就不是他这个档次能推算的。

  耗费了一番心血,却是徒劳无功之后,袁守诚只得放弃。

  这时,杨庆也吃完瓜,起身离开算命摊,他边走边吟道: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看着杨庆离去的背影,听着他吟的几句诗,袁守诚心中已然明白,此人正是天孙之夫、玉帝之孙婿也,若他代为求情,那孽龙还真就能免于一死……

  就在杨庆东逛西荡,体验与之前上上个剧情世界不尽相同的长安风情时,观音姐姐却在兢兢业业地,考察长安城内的几十家僧尼寺院。

  毕竟,光把经书取回来是不行的。

  还需要一帮佛学造诣不差的高僧,帮忙解释经典,宣扬大乘佛法。

  不然,就只是为了取经而取经,无法达成最终目的。

  ***

  当夜子时,李世民梦见泾河龙王,并答应了他的求救。

  到了清晨,文武百官上朝,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全明星都在,偏不见了魏征。

  李世民因问缘由,又说了自己受泾河龙王所请,要救他一命的事。

  徐世勣给出建议,让李世民唤魏征来朝,且不放他回去,过了今日,可救那龙。

  李世民十分高兴,采纳了这条建议。

  而魏征接到玉帝金旨、要他监斩罪龙之后,便在府中斋戒沐浴,试慧剑,运元神,静等午时三刻到来,故此不曾上朝。

  但当皇帝来请,他也只得整束衣冠,入朝陪驾。

  散了朝后,李世民故意留他问对,到了午时,又请他对弈。

  魏征不能拒绝,只好故意在午时三刻睡着,将元神飞去剐龙台监斩。

  他不顾罪龙哀求,抖擞精神,一刀下去,就砍断了龙头。

  就在魏征醒来谢罪,准备继续和李世民下棋的时候,秦叔宝等人拎着从天而降的血淋淋龙头过来奏告……

  不得不说,这样的场面,多少有点像当年尉迟敬德拎着家伙去告诉李渊,太子和齐王造反作乱,却被秦王和自己杀了的事了。

  李世民问清缘由,也没怪魏征,反而勉励几句,觉得有这样的贤臣在,能保自己的江山稳固。

  但晚上二更时分,他便梦到了龙王的鬼魂索命,非要拉着他去阎王面前折辩,顿时就吓得不轻,浑身汗出如浆。

  好在观音菩萨夜闻鬼泣神号,现身相助,以净瓶之中的杨柳枝,挥退了那孽龙冤魂。

  少了头的泾河龙王,不敢跟菩萨作对,一路哭哭啼啼,往投阴司地府告状。

  杨庆收回摄像机,对菩萨说道:

  “这孽龙怕不是脑袋有恙,哪有请人办事,就一定能成的道理?”

  菩萨展颜道:“他不是脑袋有恙,而是求错了人也。若找你这天孙之夫救命,哪有不成的道理?”

  杨庆也笑道:“天孙之夫又能如何?不如去寻观音之弟。菩萨素来疼爱她的兄弟。若能请他说项,菩萨岂会不帮这个忙?”

  菩萨嗔怪道:“天色已晚,不要在此饶舌。明日一早,就随我去兴善寺拜访,不许在外闲逛。”

  她虽是法相庄严,却不掩倾国之色。

  杨庆勉强按下大胆想法,陪她回土地祠歇息。

  往后的半个月里,杨庆乖乖变作小和尚,老老实实陪菩萨考察长安各家寺院。

  而李世民被那孽龙一吓,就当作是遇到了恶鬼,即便让秦叔宝、尉迟恭变成门神护卫。

  虽说自此不曾见鬼,身子却越发的不中用了。

  一日,李世民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便招来重臣打点后事,随后沐浴更衣,躺着等死。

  结果,又跳出一个魏征,拉住他的衣服,将一封写给酆都判官崔珏的书信,悄悄递给了他,并言明崔珏是自己的结拜兄弟,让李世民去请他帮忙还阳。

  李世民将书信拢在袖里,随即瞑目而亡。

  其余妃嫔子女、两班文武,都举哀戴孝,大恸不已。

  李世民既死,鬼魂径出五凤楼,见御林军马排阵,请他出宫围猎。

  他欣然从之,但到了野外,却不见了一众人马,连道路都隐没了。

  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