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结束的开始Ⅸ

第(1/2)页

  花果山。

  “老弟啊,我当时不是这般的举止!”

  在《大闹天宫》的拍摄过程中,男主角猴哥提出了意见。

  “猴哥,你不懂,这摄影乃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会进行适当的改编,而不会完全照搬原样。”

  杨大导演耐心教导。

  “哦,原来是这样。”

  猴哥也没话说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随着杨大导演上天入地,尽管就像个木偶似的被他摆弄,却完全被对方的专业水平所折服,往往都会听从他的意见。

  而且那首《大圣歌》,简直唱到他心里去了。尤其是高朝部分那句【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就是他当年说的原话,把他听得热血沸腾,好想真的再闹一回天宫。

  “大王,杨大王,外面来了两个神仙,一个是哪吒三太子,一个是灌江口二郎神。”

  猴妖马元帅,忽然带着两个小猴子,来后山通报。

  当初,因唐僧不分是非,猴哥负气出走,便回花果山,收拢了剩余的一部分、数量上万的猴妖,又要回马流二元帅,借来了甘霖仙露,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花果山,重新整治、恢复了洞天福地的原貌。

  所以,这里就是他这个斗战胜佛的道场。

  猴哥喜道:“快请,快请!”

  二郎神、哪吒这对以后的封神二人组,是收到邀请,过来客串配角的。

  杨庆觉得,其他部分可以加特技,但打斗场面一定要真实。

  就像火焰山一役,牛魔王变成数千米高的原身,猴哥也变成上万米的法象,两个人打得惊天动地,十分精彩。

  所以,杨大导演更要力求还原猴哥与二郎神那一战。

  因为,当时他俩全部都开了法身,绝对算是西游原著中的最强一战。

  而这一战,也是在天宫大乱斗之前,最重要的一场戏,绝不能虚应故事。

  杨大导演为此特意请来了他叔叔二郎神参演,片酬嘛,就是美酒仙丹喽~

  当猴哥与二郎神再次变作万丈法象,真正切磋之后,三界顿时为之振动。

  玉帝命千里眼、顺风耳查探情况,得知是孙女婿在下界拍摄电影,便放下心来,让众神不必管他们。

  ***

  贞观三十三年。

  多续了十年的唐太宗驾崩,与长孙皇后合葬于昭陵。

  后来的女帝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进入感业寺出家为尼。

  而多当了十年太子的高宗李治,也早就和武则天搭上了关系,不久便在王皇后的劝说下将计就计,招她入宫,帮忙对付萧淑妃。

  从此,武则天开始了她女主天下之路。

  690年,农历七月。

  东魏国寺僧人法明,撰写《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为弥勒佛化身下凡,当主天下。

  武则天命人将此经刊行天下。

  话说这个法明,在《日月当空》之中,乃是婠婠的弟子,武则天的师弟。

  不过,在杨庆到过的那个剧情世界,婠婠有自己的儿子要养,不会收他为徒。

  农历九月。

  不少官民、宗戚、各路蛮夷首领,以及为数不少的和尚与道士们,开始劝武则天进位皇帝,改国号为周,并赐皇帝李旦姓武。

  李旦无可奈何,也只得请老妈赐自己武姓,名为武轮,从傀儡皇帝降格为傀儡皇太子,居于东宫。

  而武则天于壬午日,也就是九月初九重阳节,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周为唐,改元天授……

  老天表示不背这个锅。

  南海,落迦山,某处风光秀丽的海滩上。

  杨庆拿了一杯果汁,走到天孙娘娘身边坐下,然后笑着问道:

  “夫人,当年那武才人已经登基称帝,你也该兑现赌注了吧?”

  当初两人约定,武则天做了皇帝,天孙娘娘就要给杨庆洗一个月脸,反过来,杨庆就要给她洗一个月脚。

  “哼,用不着你提醒,我都还记着呢!”

  距那年元宵,天上也就过去了几十天而已,天孙娘娘当然记得往事。

  杨庆笑问:“那你十几日前的那晚,说要给我生个亲闺女,还作不作数?”

  天孙娘娘反问:“你已有了一个女儿,我又何必再生一个?那晚我是说着玩的!”

  她并非吃醋,因为在这个西游世界,到目前为止,杨庆绝对没有乱来,一直都在为她守身如玉。

  她是回想起当晚的情深意浓,不胜娇羞,急需转移话题。

  杨庆与她心意相通,也就配合地说道:

  “她是干的,哪里极得上亲生的好?还请天孙娘娘垂怜,赐小弟一个闺女。”

  天孙娘娘忍俊不禁:“夫君可否正经一些,这里乃是菩萨道场,不许胡说!”

  杨庆笑道:“菩萨喜欢静坐莲台,看她养在池里的金鱼,我们却在这里看海,她不运慧眼,如何能知道我说什么?如何能知道我们做什么?”

  天孙娘娘缩了缩身子,低声告诫道:

  “夫君不可乱来,否则我再也没脸见人了。”

  杨庆也就是这么一说,当然是不会乱来的。

  ***

  时光如白驹过隙。

  明朝嘉靖三十年,京城。

  杨庆抱着六岁的女儿,在明照坊法华寺外,摆了一个算卦摊。

  “你这后生,模样也不比我孙子大,怎么就敢出来给人算命?还敢张口就要二十两银子算一卦?真是想钱想疯了!”

  头发花白的老者,边说边摇头,好像是在感叹——这般好模样的后生,怎么就疯了呢?

  “老人家,想必你也听过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这先天神算,绝不在佛祖、菩萨的慧眼之下,收你二十两,还是卖的贱了!”

  说着,杨庆就一只手抱着女儿,一只手安排纸笔,重新写了张【二百两黄金一挂,童叟无欺】的帖子。

  “疯了,疯了!”

  老者觉得杨庆痴症入脑,已然无可救药了,于是转身离去。

  其他吃瓜群众,也是一哄而散。

  四下无人,女儿甜甜地问道:

  “爹爹,玉儿想孙伯伯了,咱们什么时候去花果山呀?”

  蹭了蹭她可爱的小脸,杨庆笑着说道:

  “快则半日,慢则一天。”

  玉儿一听,很是满意。

  整个上午,杨庆都没能做成生意。

  到了下午,想算命的人没有,倒是来了一对父女。

  父亲十分病重,女儿也已耗尽家中钱财,只是听人说观音寺这边有算命先生,也能治病,便来碰碰运气……万一人家看自己可怜,不要钱呢!

  几十个吃瓜群众,又围上来了。

  “算卦二百两金子,治病四百两白银……这后生怎么敢张这个嘴?”

  “是啊,一条人命,才几两银子,他治个病,就敢要四百两?”

  “走啦,走啦,这又是个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