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为了磨撮她

第(1/2)页

“阿姐,你怎么了”温明轩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看着眼前的明轩,温清竹整个心顿时温暖起来。

        “阿姐没事,明轩多吃点,快快长高。”

        “嗯”温明轩重重的点头,然后继续吃饭。

        两个人正吃着,绿陶匆匆跑进来,忙道“小姐,松烟姐姐递来消息,老夫人今晚可能要请你过去。”

        “我知道了。”温清竹神情淡然,顺便给明轩夹了一片牛肉。

        绿陶在她旁边走来走去“那字帖老爷虽然不再追究,可十一小姐挨了四爷一巴掌,她肯定算在小姐头上了,不然老夫人怎么会请你过去这可怎么办呀”

        “没事,船到桥到自然直。”温清竹并不担心老夫人为难她。

        只是前两天在福寿堂的时候,陡然听见温明良认识那个人,她一时失态。

        “七丫头”老夫人见温清竹失神,脸上有些不耐。

        温清竹立刻压下心里的恨意,低头认错道“对不起,祖母,孙女只是没想到这临摹的字帖,竟然得罪了五殿下,心里实在惶恐。”

        老夫人听见她又提起这事,脸上更加不悦“你惶恐什么是明良替你担下了罪责”

        “是孙女以后一定说清楚。”温清竹垂下眼睑,再次认错。

        听到这里,温明良有些过意不去,忙帮着解释“这件事都是孙儿的错,七姐早就和我说了这是赝品,我没信。”

        老夫人瞪了温明良一眼,还是责怪温清竹“还不是七丫头没有解释清楚

        温冠斌皱了皱眉,冷声道“这件事和小七没关系”

        老夫人心头一梗,却也只能软声回道“老爷说的是。”

        “既然事情已经了结,你们都下去吧。”温冠斌有些乏了,挥手让儿孙都退下。

        “是。”

        众人齐齐起身,依次退出屋子。

        温清竹跟在温叔全的身后,一起往燕园走去。

        和四房父子分开后,温叔全突然问道“你认识五殿下”

        听到这话,温清竹心里大惊,他难道看出来了

        不过瞬间,温清竹已经整理好表情,微微抬眸,惶然无措道“孩儿并不曾见过五殿下,只是听说孩儿的字帖污了五殿下的眼,一时惶恐失态。”

        温叔全并未说什么,只斜眼睨着她,眼神深不见底。

        不过片刻,温叔全收回视线,不再看她。

        到了燕园,两人快要分别的时候,他突然说道“竹儿想念你母亲吗”

        温清竹恍然的抬起头,眼里浸染着复杂难忍的悲戚。

        “你早些回去休息吧。”温叔全说完,转身往金松阁走去。

        望着他的背影,温清竹暗自警惕,以后绝对要小心行事了。

        回过神来,温清竹胃口全无,便放下筷子。

        “阿姐不吃了么晚上我陪阿姐一起去祖母那吧。”温明轩很是担心她。

        温清竹摸着他的脸道“阿姐没事,祖母也不会把阿姐怎么样的,倒是你,上次没回答上父亲的问题,他有没有惩罚你”

        温明轩摇头“父亲没有惩罚我,只是让我再把功课抄写十遍。”

        温清竹失笑,都让你抄写功课了,怎么不是惩罚。

        但即使这样,她还是必须叮嘱他“以后你在父亲面前,一定要错一些,必要的时候,表现要比温明谦差,知道吗”

        “那,那先生那呢”温明轩又问。

        “先生那里也是一样的,如果让你写文章,你不要写一份最好的,保持不好不坏就可以。”

        温明轩必须表现很平庸。

        不说吴姨娘,大房和四房也不会任由他这么成长下去。

        “不过,如果你写了文章,阿姐可以帮你看。”温清竹又道。

        温明轩很是惊异“先生教的东西阿姐都会吗”

        “那当然阿姐无所不能”温清竹很是自豪。

        她跟着天下第一大儒学了十年,即使不是先生的弟子,可先生说过,她才是最像他的那一个。

        日头西沉,如火般的云霞染红了天际。

        温清竹放下宣笔,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茉莉正在走来。

        “绿陶,带上东西,我们去福寿堂。”

        温清竹转身走到门口,眼眸仿若寒潭,直直看着前方。

        温老夫人,她来了。

        两人到福寿堂门口的时候,正好碰到大房的六小姐,温清芳。

        “六姐姐。”温清竹主动问好。

        温清芳黛眉杏眼,皮肤白皙,脸上始终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见温清竹问好,她马上点头“七妹。”

        “我们一起进去吧。”温清竹脸上的笑意加深几分。

        “嗯。”

        温清芳和她并肩往里走,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

        既不疏远也不亲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