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起——以剑之名

第(2/2)页

        白蛇仙人笑了笑,这次的笑是发自真心的。“你不怎么懂蛇。这是一种高傲到极点而又隐忍到极点的生灵。当冬天来临,它们便深入地底,长久地沉睡着,蛰伏着。它们看似妥协,实则等待。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层层厚土使它们感到时机已经来临,它们便苏醒了,那本属于它们的力量又如同幼苗破土般迸发出来——就像你们这多灾多难的小主人一样。”

        姑获鸟叹了口气,“可她不过是个八岁的孩子。也许,也许她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怎么?你看不出她的力量吗?你看不出这力量有多么强大吗?这力量使她熬过了几千几百年的孤独寒冷,这力量使所有式神为她奔波,这力量使龙地洞所有的蛇都向她表示尊敬和忠诚,这力量使不同国家的神灵都护佑着她。这力量不是来自于他人,而是来自于她本身。这力量就在她的心里,在她如太阳一般的眼睛里,在她那柔若无骨而又坚若磐石的灵魂里!”

        “这不正是阴阳师与忍者的不同吗?忍者以为这力量来自于他们的身体,可只有阴阳师知道,这力量深藏在他们的灵魂深处,不会随□□的腐朽而消散。”

        灵魂支配着□□行进,理智凌驾于情感之上,恰如涓涓细流能磨平乱石的棱角,恰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也许您说的对。”姑获鸟抬起头来直视白蛇仙人,“不过说实话,我更担心的是您的那位传承者。我不怎么相信他能够照顾好这个孩子。”

        “那是当然,我也没有指望他能够照顾好。自始至终,他在意的都是力量。但是,他是最合适的那个人。这个孩子不需要安稳的童年,她需要力量,只有她足够强大,她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大蛇丸不是一个好的监护人,但是他一定会是一个好的老师。”白蛇仙人将目光重新移回女孩身上,“为了力量,磨难是必须的。在大蛇丸那里,她能够学到最实用的东西。”

        “您这么自信的吗?您就这么相信大蛇丸会成为她的老师?”姑获鸟反问,“是因为他是您的传承者?”

        “是。”白蛇仙人没有半点犹豫,“他们都是蛇。”

        “虽然他们都是蛇,但是他们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拥有了蛇的强大与冷血,一个却占尽了蛇的隐忍和柔美。你觉得这是个矛盾吗?或许是,然而这矛盾注定了他们之间致命的吸引。恰如看似完全相反的阴阳两极,却结合成了密不可分的太极。”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座阁楼里,飞进一只浑身闪烁着金光的乌鸦。它用三只脚稳稳立在一架琴上。琴的主人——一个眼上缠着白纱的白衣女子,她轻轻抚了抚那只鸟儿胸前悬挂的小镜子。“八咫镜···”她抬起头,“既然八咫鸦到了,看来,是那个孩子回去的时候了。”

        “真让人无奈啊。”她身边的黑衣男子发出这样的感慨,“明明什么过错都没有,却被迫承担起这样沉重的使命。她活的可真是不容易。”

        “话是这样说,可是没有意义。”女子淡淡地道,“这是她的命,从一开始就无法更改了。”

        “您也有预言的能力,而且按理来说比安倍家族的人要强。”男子俯下身对女子说道,“您觉得,这个孩子能够成功吗?”

        “我不知道。”女子答得很是干脆,“这个女孩身上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力量,所以,她的身上也充满了变数。命运并不是固定的,只能说是一种趋势罢了。”她伸手推开窗,在高高的阁楼上,能够清楚地看见不远处奔流的长江,“就像长江,向东奔流入海是趋势,但其中的支流如何蔓延,我们并不能一一预测。”

        女子站起身来,走向里屋放置的神龛。她将手伸进神龛,取出的是一朵黑色的花。“黑色···曼陀罗。”男子认出了那朵花,“她的灵魂为什么会化成这样的一朵花?”

        “黑色曼陀罗吗?”女子问道,“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无间的爱和复仇,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这是黑色曼陀罗的含义,也许,会是这孩子一生命运的写照。”

        她也许是真的看到了未来,才会像这样一语成谶。

        八咫鸦衔起那朵花,自打开的窗中飞了出去。它的影子投射在水面上,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它飞过高山,飞过丛林,飞过海洋,回到了另一个国家,将这朵花放在了那个在龙地洞的黑暗中沉睡了多年的女孩的胸前。

        刹那间,女孩睫毛上的霜开始融化,水顺着她的眼角流下,像极了泪珠。她没有睁开眼睛,可是苍白的脸颊上略略带了些血色。白蛇仙人并不知道这么多年来她的灵魂经历了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多年前,那个女子的声音是这样告诉她的——

        “我将要告诉你一切,然后你要忘掉一切。你要让预言成为回忆,在适当的时侯醒来。忘记吧,忘记是一种幸福。也许当你再一次想起来的时候,才是痛苦开始的时候。”

        而连这些,她都已经忘记了,现在的她,就像一个无牵无挂的婴儿,没有过去,只有未来。

        也许,这也算是新生。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