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尘封之页(下)

第(2/2)页

确可以称得上天下第一的名号。
  随着铜锣再次被敲响,这场万种瞩目的邀剑大会擂台赛在欢呼声之中拉开了序幕……
  ………………
  胡铁花留给楚留香的四张书页里,足足两页纸都在介绍这个名剑山庄举办的邀剑大会,一口气读了这么多字,白玉汤觉得嗓子有些发干,先将两页读过的纸片放下,然后给自己倒满酒水。
  趁这个停顿的功夫,姬无命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应该啊,这个太皇剑号称天下第一剑,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剑山庄我倒是知道,邀剑大会我也听说过,可我从来没听过名剑山庄打造过这样一把剑啊。”
  楚留香左手手指轻轻敲打着放在面前的折扇:“名剑山庄自万历三年创建于云南大理,距今已有三十四年的时光,邀剑大会每五年会举办一次,每次胜出者都会得到山庄赠予的神兵一口,每有神兵出世,必在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
  目前已有六口神兵流传于江湖,分别名为追云弓,长生扇,黑月刀,蕴雷枪,残雪爪,破星锤。
  这六口神兵在邀剑大会上被六个绝顶的武林高手夺去,也同时引得江湖上那些贪婪之辈处心积虑想将其收入囊中。”
  白玉汤皱眉道:“三十四年怎么会只有六口神兵呢,按照这书页上记载,在名剑山庄成立之初就已广邀天下英雄参加这大会,
  而第一代神兵就是上面所述的太皇剑,也就是说三十四年间,应该有七口神兵问世才对。可现在被人所熟知的兵器却只有六口,这是怎么回事?”
  楚留香笑道:“不瞒白兄,这正是我把这些情报分享给你们的原因,白兄不觉得这书页上所记载的太皇剑,很像一把剑么?”
  白玉汤微微一怔,又低头看向那两张已经读过的书页,喃喃自语道:“太皇剑……莫非就是……应龙剑?!”
  “我不能肯定,但是……”
  楚留香耸了耸肩,神色慢慢变得严肃:“在我看来,很像。”
  当初在襄阳知府宅邸的时候,白玉汤鬼使神差的拿走了放在地下暗道的应龙剑,这个事情除了已经死掉的贼王林北玄以外,楚留香和姬无命都知道,尤其是楚留香,他甚至除了徐知府和那几位侍卫之外,还是这一行为的第一见证人。
  当初在盗王争霸赛上,白玉汤还不会使剑,两人就已经见识过这把通体散发剑意,还能隐隐听见龙吟声的神器。
  这样一把独特的神兵,只要亲眼见过,就没人会遗忘,再加上江湖上那盗圣白衣蹁跹,一人一剑的离谱传闻,与葵花派东厂处心积虑对应龙剑的执念。
  即便楚留香和姬无命这段日子里没有和白玉汤一起行动,没有体验过盗圣的传奇经历,
  但两人便是用膝盖想也能猜到,其藏器于身的那口神兵应龙剑在他的冒险之旅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白玉汤下意识用手点了点太阳穴,应龙剑如今安静的躺在系统物品栏的空间之中,随时等待主人的召唤。
  “如果应龙剑确实是这书页之中所描述的应龙剑,也就是说应龙剑的铸造并非是东厂或者朝廷所铸,而是由名剑山庄所铸,
  可当时在有初府,那徐知府说的很明白,应龙剑确实是葵花派运送至此。
  君子堂堂主展楚也说过,应龙剑之所以会运到有初府,其实是为了交给那位天下第一造假师,让他帮忙伪造出九神器之一的黄金应龙剑。”
  停顿了片刻,白玉汤双目微微眯起沉声道:“在那个时候的情形下,襄阳的徐知府并没有撒谎的必要,也就是说应龙剑的确是葵花派送到有初府的,但是这口剑却并非由葵花派所铸,他们也只是通过某种手段将其弄来。”
  原本以为渐渐明朗的真相,居然又一次蒙上了一层灰雾,白玉汤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气接着又重重吐出,当无数线索如同乱麻一般在心头蔓延的时候,盗圣最习惯的就是先将其中的关键词拎出来。
  “应龙剑,太皇剑,幽篁,东厂,葵花派,名剑山庄……”
  白玉汤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将这些词语小心翼翼的收好,然后捡起另外剩下两张书页继续阅读。
  ………………
  另外两张书页与前两张便有所不同,当白玉汤有意无意的忽视掉书页之上丑陋的文字,真正沉浸到文字内容本身的时候,眼前似有风沙略过
  周遭的环境一瞬间变化。
  艳阳悬挂在空中,光芒直射而下,远处群山连绵,白雪皑皑,脚下是飞扬的尘土,四周是肆虐的风沙,连接远方与眼前的,是一马平川的戈壁滩。
  这是典型的西域风光。
  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身穿颜色鲜艳的窄袖短襦和贴身长裙,面容尽显异域风情,臻首娥眉,端庄高贵,乌黑的长发随风而动。
  这女孩名叫曼丽坎云,她出身的地方叫姑墨,这里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百姓以种植和放牧为生,而这里的女孩们从小便被训练将羊群身上的羊毛编织成衣衫。
  曼丽坎云从小就是个假小子野孩子,她对纺织毫无兴趣,喜欢骑着野马在戈壁荒漠之中奔跑,喜欢和同龄男孩们玩摔跤,享受着把他们摔在泥土里吱哇乱叫的情形。
  父母对这样一个难以约束的女儿感到头疼,每日都发愁等她长大成人,该怎么把她嫁出去。
  曼丽坎云却想的并不是这些,她最爱看书,特别是父辈藏书里的几本话本小说,她自小便将父亲书柜里那为数不多的武侠故事书翻的皱皱巴巴。
  从那些武侠故事书里,曼丽坎云了解到有一个叫江湖武林的地方,在那里,有着和这里完全不同的生活,女孩男孩们都会佩戴刀剑,行侠仗义,除恶惩奸,劫富济贫。
  那里的生活随性自由,快意恩仇。
  那几本武侠故事书对年幼姑娘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地冲击,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在曼丽坎云十五岁的这一年,她瞒着家族所有人,偷偷骑上一匹马,离开了家乡。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