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勐罕镇傣族园(7)

第(1/2)页

曼降佛寺,也是傣族人信奉的上座部佛教,是从缅甸传入云南后不断发展的重要佛教寺庙之一,它的历史在傣族园内,仅次于曼满春佛寺,也有了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虎永刚发现,这是一座很低调、不张扬的佛寺,寺门如同普通住宅的门楼,一点也没有汉族人建的寺庙那样的恢弘大气,两边都是商铺,就连门口也摆放了卖衣服的架子。
  进得佛寺内,却发现里面的建筑风格,和其他几座寺庙稍有不同:
  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文化交融,它不再完全是傣式的建筑,它的装饰艺术既有东南亚寺庙一贯的金碧辉煌,也融合了汉家文化的肃穆典雅,形成了“和而不同、相融与共”的独特魅力。
  寺庙内冷冷清清,不见多少游客,也没有几个僧人。
  夫妻俩转到后面,看到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一傣一汉两个年轻女子,虔诚地匍匐在地,前面各有一个身着赭红色僧袍、光着脚的年轻和尚,肃穆庄严地站立,嘴里念念有词。
  虎永刚觉得,她们是在请和尚开光、祈福之类,汉族聚居地的佛寺内常有这样的场景出现。
  宁静却认为,那两个女子应该和汉人拜送子观音一样,来求子的。
  这时,那两个和尚诵经完毕,各自从鼓鼓囊囊的僧袍里拿出了一个巨大的钵盂。
  那傣族女子把一个衣服包裹交给和尚,估计是僧衣、僧袍之类;而汉族女子则是把一些现金,哦,这里应该说是香火钱放入另外一个和尚的钵盂里。
  虎永刚夫妻俩这才恍然大悟:两人之前都猜错了!原来,这两个女子是来给和尚布施的!
  只见那两个和尚接受了钱物的布施,也没有道谢的话语,好像是理所应当的,抬头挺胸地转身,施施然大摇大摆地走了。
  这就让虎永刚很是不解:和尚在这里都是这样的高高在上吗?
  即便是唐三藏那样的得道高僧,肚中饥饿,也是客客气气地吩咐孙悟空:“徒儿,你去化些斋饭来吧!切记切记!不得与施主们无礼!”
  化斋,说得很好听,其实就是去讨饭。唐僧师徒还知道要和施舍的人有礼有节,怎么傣族和尚都是坦然受之呢?
  刚刚布施的那位傣族女士说,你们不是信徒,尤其还不是傣族信徒,根本不知道我们傣族人对佛教的信仰程度。
  我们傣族人家家信佛,每个男子的一生几乎都要出家当一次和尚。他们出家期间,在寺庙里的一切用度,都是靠的我们这些虔诚的信徒布施供养,不需要他们自己一家独自承担。
  布施看起来是为了他人,实则上也是为了自己。我们傣家人认为,布施其实是在为亲人和身边的人积德行善:“一个人想要成佛,就得先多行善事,多积功德。信佛就是给予,而不是索求。当做的善事越多,离佛也就越近了。”
  我们信徒都这样认为,钱财都是身外之物,除了吃饱喝足等生活必需之外,都不是属于自己的。
  生,没有带来什么,死,也带不走什么!而此生能够有能力去给佛布施,那就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大的福分。
  布施不分大小、也不分种类,其实都是一份善念,都是我们自愿的行为,正所谓“度人先度己”。因此我们也不需要接受布施的和尚们感恩!
  虎永刚深有感触地说道:“听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你们傣族人只是说‘赕佛’的涵义了!信佛,就是一种奉献!
  而我们汉族人总是说‘求佛’,求佛保佑父母的健康、自己的升官发财、儿女的学业有成等等,烧了几块钱的香,却要佛来帮助完成几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才能达到的愿望,这就与‘缘起性空’的佛家核心教义,背道而驰了!”
  宁静也感慨一下:“修行必先修心!《增广贤文》中有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这句话我小学时候就会背,到今天已经人到中年,自问我还是做不到那个境界啊!”
  虎永刚点头赞同:“古往今来,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多,做到的能有几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听到‘道’的人多,但理解并做到的微乎其微,所以,’闻道而夕死‘者几乎没有!
  难怪李白会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你看他活得多潇洒:我学什么圣贤哦,还是喝我的酒算了!
  不过呢,我觉得,相对于你刚说的那些话,《名贤集》中也有差不多的记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后半段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宁静笑道:“这我知道,大的善事我做不来,小的好事还是会经常做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走出了傣族园景区的大门。
  依照虎永刚的想法,此时还不到五点钟,可以开到边境上一个叫做关牛的村子看一看。
  宁静坚决不去:“不管是关牛村还是关牧村,都不去。要不是晚上我想看江边的放孔明灯,就让你开去中科院植物园了。”

  虎永刚问她:“那还早。这段时间准备去干嘛呢?”
  宁静说:“到勐罕镇上随便逛逛吧。”
  虎永刚想吃当地的美食,担心宁静在逛街的时候买菜自己做,就提前说道:“好啊。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没有吃过的傣家美味。”
  宁静没有反对:“好啊,今天傣族园玩了一天,你也累了,就不自己做饭了。”
  勐罕镇上的店铺,有特色的大多数和傣族园内的差不多,只有橄榄坝集市尚可一逛。
  虽然不是赶集日,依然摊位林立、人声鼎沸,主要售卖的是傣族风味的特色小吃,像什么傣味烧烤之类的。
  其他就是一些当地的热带水果和一些手工艺品和傣族服装之类的。
  这些在傣族园内,宁静已经该看的看过了,该买的也买了,转了十来分钟,她就不想逛了,提议往澜沧江边走,如果有饭店就吃饭,然后在江边吹吹江风、看看孔明灯,就回去睡觉。
  虎永刚巴不得如此。他和大多数的男人一样,不喜欢逛街。
  走出镇子没多远,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