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师生情谊生是非

第(1/2)页

黄昏脉脉,彩灯四起,群山环绕江南城,好似绿叶托着绚烂的花儿,晚风送香,夏虫清唱,很是怡人。

        临江仙后栋与前栋虽一墙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前头堂客喧嚣,后头人寂无声。

        小二七手八脚将石桌上的饭菜撤下,又端上熬好的绿豆汤解暑,又有人将庭中植被掩映下的路灯点燃,虽然是夏天,却一只蚊虫也不见绕灯。

        等闲杂人都退尽了,凤白梅才沉吟着问:“杨大人也信是裘仁杀的许昌平吗?”

        杨素安缓缓道:“举凡罪犯不愿伏罪,或矢口狡辩,或缄口不言,或顾左右而言他,但最为高明的,则是坦然认罪,似是而非。囚犯人在牢中,要让他死于非命,不下十种方法,或在审问时动手脚,或令他染病死亡。裘仁身为刑侦老手,亲自上手勒死许昌平,这便是大大的不通之处。许昌平死亡时间是在凌晨,他有大把的时间毁尸灭迹,却偏偏等到天亮你我都得到消息赶过去才焚烧尸体,这就好像在昭告天下,许昌平的尸体有问题。而他供述的杀人理由,更是难经推敲。”

        凤白梅耐心地等他说完,才又问:“以大人之见,裘仁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

        “杀人是死罪,对于一个官至四品的朝廷要员来说,什么东西比死还要可怕呢?”杨素安不答反问。

        寒铁衣摇着扇子,漫声说道:“据我所了解,死亡对于有些人来说,还真不足挂齿。有那嗜酒如命的,有爱剑成痴的,也有为财色权力不要命的,也有人为追求公平正义苦苦求索。”他似笑非笑地看向杨素安:“裘仁是杨大人的授业恩师,你应该是最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是哪种?”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我只能揣测罪犯的犯罪心理,却没法看透人心。”杨素安笑眯眯地看向沉吟的凤白梅:“凤小姐曾掌二十万镇魂军,你的高见呢?”

        “柳如海。”凤白梅道:“三年前,裘仁与化名海砚的柳如海有交集。何远也曾说过,裘仁曾将柳如海的银雕送给何怀璧,且还谈起骨雕师信息。柳如海曾是镇魂军旧人,又和血衣门的人勾连不清。月娥是血衣余孽,许昌平是陶定芳册子上的人……这一切只是个巧合吗?”

        杨素安捧着绿豆汤笑而不语,显然凤白梅能想到的,这位擅长推理的提刑主司已然想到。

        凤白梅看着杨素安脸上那面具般的笑,凝眉道:“如果三年前金明珠一案中,裘仁便知道柳如海的身份呢?”

        “如果裘仁三年前便知道柳如海的身份,结合释放月娥、杀许昌平这两件事来看,他和柳如海就是同谋。”杨素安仍旧不紧不慢,笑眯着眼,好似裘仁对他而言,只是一个需要调查的犯人,与他无半点干系:“也可能是,策划刺杀的幕后主使之一。”

        “在雁回山下刺杀我的人非江湖中人,而月娥是血衣门人,她带领的又是镇魂军旧人。”凤白梅嗤笑道:“三股势力糅合在一起,有些意思。”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杨素安问:“血衣门想要杀你,柳如海却是镇魂军旧人,又是令兄的左膀右臂,莫非也走火入魔,将十三年前落魂关的失败怪罪到凤家头上?”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不等二人回话,杨素安又继续说:“血衣门要杀凤小姐报仇,而镇魂旧人的目的,只是想借凤小姐的手将这桩公案大白于天下,这两股势力之间相互纠缠利用。而裘仁身为执法人,得知了这桩公案的真相,选择帮助柳如海。”

        他两句话便将裘仁从逆贼同谋变成了为求公证而不惜自身的人。

        凤白梅定定地瞧着钦差大人:“若换了别人,杨大人还会做此推测吗?”

        杨素安显然知道她怀疑自己有心包庇授业恩师,也不作答,只转头问寒铁衣:“二公子以为呢?”

        如果条件允许,寒铁衣几乎要举双手双脚赞成杨素安这番推论了。十三年前的旧案,本是皇帝牵头他来引导的,一旦东窗事发,真相大白那一刻,便是凤白梅争锋相对之时。如今有人站出来背黑锅,他自然躲的轻松。

        但如今当着镇魂主帅和提刑主司的面,他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因此故作一脸沉思,道:“杨大人推测的不无道理,若裘仁当真只是为了揭露事情真相才铤而走险,倒是符合他铁口神断的作风。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

        “裘仁也在陶定芳那本册子上。”凤白梅接过他的话头,眸光沉沉地道:“十三年前落魂公案,他也是始作俑者。”

        杨素安抄着手起身道:“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