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黑火雷原料来源

第(1/2)页

裘仁听过很多关于凤白梅的传说,包括那件被先帝弹压下,很少有人提及的事。

        在其十四岁时,曾重伤了刑部宋侍郎的公子,使得宋家断后。后还是先帝爷做主出面,以一个尚书的位置摆平了此事。但之后不到一年的光景里,凤白梅便离家从军。

        如果说凤家陡生变故,使得这个女孩从深闺走到了人们的视野里,那么那件辛密事,应该是推着她走向战场的助力。由此来看,这个人一开始上战场的目的,便只是为了武烟母子。可她毕竟是凤家人,毕竟是镇魂儿郎的血脉,凤家满门皆忠烈,那份忠诚是刻入骨血,至死都还是大夏的军魂所在。

        “我二十六岁入江南提刑司就职,做了八年的仵作,四年的副司,查阅的案子数千件,斗过穷凶极恶之徒,也将人们满口称赞的好人送上断头台……这三年来,本官一直在想,那桩公案究竟该怎么查,怎么审……牵涉那么多人,血衣余孽,镇魂遗孤,达官权贵,乃至天家威严……凭我一己之身,能查到哪里,又能审到哪里?”

        “所以你便和柳如海精诚合作?导了这么一出好戏?”凤白梅语带讥讽地道。

        裘仁看着她,坚定地摇了摇头:“本官突然想起那年面见先帝时,他曾拉着本官的手问,‘若将来一日,律法的公正需要用成千上万的人的性命去换,你当如何?’”

        凤白梅细细琢磨了一下那句话,问:“大人的选择呢?”

        裘仁没有立时回答,他从榻上下来,整理衣襟,肃然地向着东方深揖三礼,尔后昂首望着石壁,眸光深邃好似看见了茫茫苍穹:“吾愿以一己之身换千万人命,还律法公正。”

        战场上生死一线,手起刀落的眨眼之间便有人魂归黄泉,他们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死的悲壮,同时也死的凄惨,没有薄棺一口,一把火焚烧成一小堆,或封入瓮罐埋入树下,或扬于茫茫黄沙之中,飘若转蓬。

        裘仁话说的很轻,很缓,但同边关儿郎出征前誓师的震天口号相比,丝毫不逊色。

        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在边关垒成堡垒,而他在这片江南水乡的浸润下,以这具并不高大的身躯擎起律法公正的大旗。镇魂旗为百姓安居乐业而插在狼烟烽火之上,律法这面旗帜,同样也是为维护华夏海晏河清而飘扬……两者,殊途同归。

        “大人的命,留着比较有用。”凤白梅的声音仍旧是平淡的,没有起伏的:“镇魂帅旗我已经扛过,留下浑身的伤,还不知要被夫家嫌弃成什么样。律法这面旗,我不想抗,也扛不起……”她的目光扫过桌上搁着的那本《洗冤集录》,嘴角上挑出一个凉薄的笑:“书确实不错,无论是从前、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将是我华夏的灿烂瑰宝。但有人说过,我这个人天生就是一只修罗鬼,这书才翻了两页便打瞌睡,实在无趣的很。”

        听她这么说,裘仁不怒反笑:“宋惠父一定想不到,此书不仅能助人查案,还能助眠。”

        凤白梅也笑了一笑:“柳如海在什么地方?”

        “我不知道。”裘仁道。

        凤白梅问:“那他如何联系大人?”

        “江南道上发生的命案,都要移交到提刑司来汇总审核,结案报告里有柳如海给的密码,而破译本便是这本《洗冤集录》。”柳如海淡然道:“这个时候,素安应该已经发现了。”

        凤白梅想了一想:“你和杨素安泾渭分明,是担心他坏你好事,还是担心他卷入其中?”

        “素安是个好孩子。”提起自己的学生,这位提刑大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老人该有的慈祥温暖,但他的双眼里,却有几分悲凉:“是我把他带上这条路的,他也没辜负我的期望,是个做刑狱的好苗子,可……”

        凤白梅想起那张总是笑眯眯的脸,他好像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看别人的脸色。可他又是那样的睿智,了解所有人的心思,当然,仅仅是他愿意了解的那一面……

        “这两年,江南道上关于我的流言不少,说我出入排场极大,初心不复。”裘仁苦笑着说:“那些胆敢作奸犯科之辈,真正事出有因的是极少数,更多是穷凶极恶之辈,他们是上了断头台,可与他们相互勾连的大有人在,还有刑满出狱的,有的改过自新,而有的人则泥足深陷,越陷越深……我断了他们的生路,他们自然也不会让我好过。”

        “你说了这么多,还没告诉我,关于黑火雷查到了多少。”凤白梅话锋转的很快,就像是一幅山水画的开端,这里飘一撇,那处荡开一揦,让人瞧不出她究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