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臣正是这个意思

第(1/2)页

凤白梅深知陆子柒急公好义,且她身后有整个陆家庄撑腰,谁想动她都得掂量掂量,因此利用她时也一点没迟疑。如今她都毛遂自荐了,岂有不用之理?

        她笑了笑,诚挚地道:“有需要陆盟主的地方,我一定开口。”

        寒铁衣道:“除了证据,还需要有人肯受审此案。如今杨素安远在蓉城,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朝中人谁还敢和权家对着干?”

        凤白梅想了一想,问:“刘尚书如何?”

        寒铁衣摇头,“刘诚此人倒还中规中矩,你若开口更是事半功倍,但此事不仅要赌上自己身家性命,更要承担日后被权家报复的风险。”

        凤白梅琢磨着道:“柳之昂呢?”

        寒铁衣又是一盆冷水浇下,“柳家地位虽然尊崇,但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和权家抗衡的地步。”

        凤白梅又问:“大理寺呢?”

        寒铁衣闻言扯着嘴角一笑,“大理寺一般只受理王室宗亲或比较特殊的案件,居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一多半见风使舵,一多半是墙头草。”

        纤细的手指又在青竹案上敲击起来,凤白梅的声音也沉了下去,“此人既要敢与权家较量,又要不惧权家报复的……”

        寒铁衣道:“现如今的朝中,能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除了凤、寒、武三家再无一人。但凤、武两家皆是武将,按例不涉朝政,更何况如今你并无官职在身,宣威将军执掌京畿营,与查案问案八竿子打不到一处去。而我这个天机阁主严格来说并不算朝臣……”

        “不惧怕权家报复的还有人!”凤白梅眸中一亮,烛火照着她脸上神采动人,“李家!”

        寒铁衣正吃茶润喉,一口茶水含在口中呛进嗓子眼,咳得面红耳赤。等他缓过劲儿来,他又是悠悠地一叹,“皇上自然不会出面,文昭公主嘛让她捣蛋还行,至于其他四王……诚郡王出了名的书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惠郡王是个画痴,他的画如今一笔千金价,年纪轻轻就有此造诣,你觉得他还有心思去管旁的事?敦郡王嘛,就占一个老实厚道,要他去和权家的人斗,不如期望权晟自个儿伏法认罪!”

        凤白梅听他没说醇郡王,想起在江南送她耳坠的青年公子,便问:“醇郡王呢?”

        寒铁衣咂了咂嘴,显然是很不愿意提起这个人,“那小子是成了精的狐狸!”

        凤白梅看着他,发现二公子没打算说下去,笑道:“就担心他不够精!其实倒也无需将案子查的水落石出,只要能给权励造成压力就行。”

        寒二公子兀自闷了好一会儿,才不情不愿地说:“我去同皇上说一说,要看他同意否,毕竟没有圣命,郡王不得离开自己封地。”

        凤白梅抬手朝他拱了拱,“多谢二公子深明大义。”

        寒铁衣动动唇想说什么,而后眼角瞥到旁边的墨冰和陆子柒,到了嘴边的话生生咬了回去。

        凤白梅道:“现在还缺少契机。”

        寒铁衣灵光一闪,“方祸的尸体一直没找到。”

        凤白梅眼神又是一亮,随后又听到寒铁衣说:“不过,当年他是在千佛山失踪的……就之前和你说过的那对年轻夫妇,只有妻子下山来的。如果他真的在山上遇害,尸体随手往犄角旮旯里一扔,找一辈子也别想找到。”

        凤白梅问:“他的妻子呢?”

        “自三年前方祸死后,其妻子便改嫁了,具体是谁我还不知道。”寒铁衣道,“当年王晓东撤诉后,杨素安并未放弃,曾经上门问询过方氏,只是问了什么却没有记在卷宗上,回来后便写了结案报告发往刑部。”

        凤白梅情绪微动,一脸冷漠地道:“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活着远比真相更为重要,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对当权者来说,杀死他们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

        寒铁衣知道她说的是事实,却无话可接。

        凤白梅沉吟片刻,忽的爽朗一笑,看向陆子柒,“陆盟主可知道千佛山曾经庙宇环遍乃佛家圣地,后因主上重道轻佛,那些和尚一个个的都蓄发当起了道士,整个千佛山才冷清下来。”

        陆子柒这些日子在洛阳不是白混的,点着头叹息道:“听说过,真是造孽,我还寻思着抽空去山上看看呢。”

        凤白梅笑道:“陆盟主一定要去看看,千佛山当年何等盛况,那么多庙宇,总有金佛吧,那么多金佛搬运的时候总有遗落的吧!”

        陆子柒毕竟是个脑洞大家,登时明白她话中深意,“如果千佛山真的发现金佛,人们一定蜂拥而上寸土翻找,有很大几率找到方祸的尸体!”

        凤白梅道:“毕竟山那么大,衙门的人手有限。”

        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