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友好的晚餐

第(1/2)页

红后来也不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了,也是用林娟如的名义与众人沟通。毕竟作家采风多,采访并不多,而且就算偶尔采访后,一般不写在自己的书里,最多也在报纸或者杂志栏目上发表,与被采访者交集并不多。她的身份也没有人深究。

        红家里厨房里的东西很少。

        盘子、碟子、碗加起来也没七只。有个微波炉,偶尔用来热饭和做爆米花;还有一个平底煎锅,有时候早上煎鸡蛋或者烤几片肉。调料也不多,只有盐和孜然,糖在上周用完后还没有再买,其他调料早用完了,也一直没有买。空空的调料盒整齐划一排在厨房,上面蒙着一层土——厨房都太久没有打扫了。

        红和姐姐除了很少在家做饭外,也都很少在餐桌上用餐。餐桌就在厨房里。这个厨房并不是开放式的那种,不过很大,摆放了桌椅都不显得太挤。

        这房子买的时候都算三手房了。不过不知道是原来的主人房子太多,还是后来的主人只是买来投资,这房子并没有没装修,只是改了水电,铺了地板,连通向二楼的楼梯都没有任何装饰,护栏都没有上。墙体更不用说了,连腻子都没有刮。更何况这房子是多年前的设计,所以格局并不是太好,采光也不太好。

        当初为了装修节省费用和时间,并没有做太多主体改动,也没有做特别的装饰。一楼按设计的格局装修成客厅、厨房和一间带小卫生间的卧室。姐姐住在一楼,因为她交际应酬多,经常不在家或者很晚才回家,住在一楼比较方便。二楼是大点的卫生间,里面除了马桶、洗脸池外,还装了一个淋浴房和一个大浴缸。另外就是红的书房和卧室。红把书房和卧室打通,显得宽敞。

        地板继续用了原来的,并没有更换;楼梯改造成了储物间;墙也只是刮了大白,最近才挂了些装饰的物什。

        除了沙发外,其它的家具都是装修师傅做的,相对便宜。沙发也是从二手市场上淘到的,虽然不贵,样子很大方,并不显得寒碜。窗帘和床上用品都是小区附近棉布行小店加工做的。冰箱和空调是姐姐的朋友送的,电脑是以前的旧电脑,后来的笔记本是出版社送的。其他零星物品和东西也大多数是二手或者人送的。

        家里没有电视。

        因为红的姐姐不经常在家,在家也是看红的作品,提提修改意见,或者是背背作品的内容。姐姐不自己写作,有时候是提出构思让红写,有时候是带一些材料回来,材料上面写些她的想法,让红整理。

        红也不看电视,她只看书和报纸。家里在的报纸和杂志都是免费赠送的。凡是收费的都不订的。她们有时候投稿,除了稿费外,就是要免费报纸和杂志。家里储物间堆满了这种报纸和杂志。堆放太多和太久的杂志报纸,才拿去卖掉。

        她们很喜欢,也很满意现在的房子,以及现在的所有。

        红和姐姐原来住的地方只有五十平,一个很老的小区里面。那附近比较便利,但是居民也比较复杂。

        后来因为要买现在住的房子,把原来的房子卖掉了,听姐姐说,原来那个房子是父母的,也是姐姐和父母曾经一直住的地方。

        红曾经住在父母住的卧室。那个老房子小到一进门摆一个桌子,算是餐桌。右手边是一个小卧室,以前父母住的,后来属于红的房间。左手边是一个卫生间,只有一个很小的马桶,没有洗脸池,平时洗脸要拿盆接水放在马桶盖上洗,或者拿出去放到桌子上面洗。洗澡用还是后来安装的。过了卫生间旁边是一个小厨房,小到只能放开一个案板。锅都是地上用的,以前据说是装有炉子生火做饭的。对面又是一个小卧室,其实以前是客厅,隔出来的卧室就是红姐姐的房间。红的房间还算大点,放了一张床,还有一个立柜在里面。姐姐的房间小的只放了一张床。为了放衣服之类,姐姐在墙上订了一排钉子,上面用烟盒和药盒粘上在挡着灰尘。

        所以,当红听姐姐说,卖掉旧房,再添钱买新房,是特别高兴的。旧房虽然很破,地理位置不错,很快就出手了。一对外地来打工的夫妻看上了这里,来看了差不多六次后,终于签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