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神奇的龙凤饭店

第(1/2)页

三个人下了车。

        杜司机带着她们俩,绕到后面另一条小巷子。

        周围都是拆了盖,只有这半条街是平房了。

        从巷子口进去十几米,有个小饭店,

        “龙凤饭庄”四个大字遒劲有力。

        哎哟!龙凤饭庄!

        红差点想笑出来。这种地方,破得比她曾经住的地方都烂,还龙凤饭庄!

        龙凤饭庄的门是向西开着的,看起来很小的样子,大概也就是三张四桌子的地方,不超过三十平。

        门也小,一扇玻璃门,拿厚的绿布垫挡着。那是市场上最便宜的绿布加些碎布之类填充做的极简单的门挡。冬天有风的时候,不少小的商家,例如小吃店之类用来挡风的。

        掀开门帘,红知道自己判断错了。

        这个地方很大。大到有些发空。这地方将近有二百多平米。

        一进门,左手边,靠着西墙摆着一溜长桌子。桌子拿素白布罩着,上面摆着两三种小咸菜和七八种凉菜。有荦有素,摆放整齐划一。

        每种菜都是特大盘装着,盖着透明的大玻璃罩。桌上还整整齐齐码放着两叠盘子,一叠是三寸小圆盘,另一叠是大一些的五寸长条盘。盘子旁边放着三双长筷。

        进门左转,过了摆放凉菜的长桌,便是点餐的吧台。

        吧台是坐北朝南,这和大多数商家吧台的方向没什么不同。

        唯一不一样地方是吧台处写着提示“本店禁烟禁酒”的大招牌。红从来没见过有任何饭店敢挂这样的牌子。招牌做得很大,别家吧台后面的墙上常常挂着本店特色菜之类,龙凤饭庄则是满墙的禁止烟酒,想说没看到都难!

        吧台服务员就一个。一边按着点餐机,一边指着吧台的台面——那上面才是菜单。

        菜单就更简单了——红烧牛肉面。就这一种。可以变通的是——加肉、加蛋、加筋。还有全家福,就是肉、蛋、筋都加。红烧牛肉面是十五元一碗,不分大小碗。加任何一样都是多三元。

        咸菜和凉菜去长桌处选择。咸菜全部都三元一份,用小圆碟装。素凉菜是五元到八元不等,拿小圆碟装是五元,长碟是八元一份。肉菜价格不等,不过一共也就三种肉菜。分别是酱牛肉、卤猪蹄、麻辣毛肚,也是按份卖,不过不是拿碟子装,而是浅口的大碗。

        杜司机让他爱人和红点餐,说是女士优先。建芬是让红点餐,说客人优先。红让杜司机点,理由是杜司机是常客,知道哪种好。三个人推让了一会,最后还是杜司机点了,三份全家福。建芬说她吃不了,换成普通的牛肉面。

        小咸菜两种都点了小份,凉菜点了土豆丝和酱牛肉,也都是小份。酱油牛肉的小份也拿方盘装了,这样看起来比较满当。

        满当这个词是杜司机老家的方言。红觉得自己没白来,还学会一新词。

        龙凤饭庄的厨房就在吧台后面。

        红没找到厨房门,只看到一个端面的窗口,在离吧台不远的墙上。

        其他的地方都是座位。桌椅极度统一,都是四四方方的木质桌,每桌配三把或者六把椅子。桌子大小是一样的。椅子大小也一样,不过很奇怪的是有的桌子配三把,有的配六把。

        这种桌椅板凳的造型倒是常见,很多饭店都这样,不过摆放成这样,却也是闻所未闻。

        可以想象将近二百平的大厅,全部是统一的长桌是什么样的场面!那情景用“震慑”形容也不为过。

        整个大厅也没有任何装修,如果说勉强有些装饰品的话,也就是东墙上有一副字,写着“财运亨通”。

        字写得不错,和饭店门上挂着的“龙风饭店”字体一样,估计是同一个人写的。不过那副“财运亨通”就是一张白纸直接粘钉墙上,还能看见胶和图钉。

        他们三个人就坐在这副字下面的桌椅。是一个三人桌椅位置。

        建芬很兴奋。拉着红先坐下,又翻看桌子上面摆放的调料。

        桌子上面的调料也很普通,盐、辣椒还有一瓶麻油。

        “告诉你啊,他家特别有名。这调料都有讲究。”建芬一一打开看过,发现麻油瓶里比较少,便冲吧台挥了挥手。

        杜司机站起身,从隔壁桌上拿了麻油,把自己桌上的那瓶换放过去。

        从他们三个人坐的座位来说,挥手是不会被吧台里的人看到的。

        整个店里的人很少。除了他们这桌,也就是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