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依然故我的日子

第(1/2)页

“生日快乐。我还准备礼物呢。”红从包里掏出礼物。

        淡绿色的包装纸,看起来清清爽爽。

        杜司机愣了神,他没想到红会准备礼物,第一反映是,这不知道贵不贵,得多少钱。

        建芬也愣住了。

        愣神的功夫,红把包装纸撕了下去。

        “谢谢,我怎么好收你的礼物。”建芬一看那色暗蓝色的绒布面盒子,便也猜到是首饰类,而且这种盒子应该放着贵重物品,本能想推掉。她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有能力去还礼的。

        红坚持把盒子递到她手上,说道:“杜哥今天可是救了我一命的。我都没好好谢谢他。今天正遇上生日又是纪念日,请这饭,你们又不允许,那这礼物若再不收,我生气了。”

        “谢谢,真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这几年都没怎么有人送过礼物给我。”建芬把盒子拿在手里,有些激动。

        礼物确实比较贵重——是一条镶嵌着彩宝的项链。

        杜司机本想拒绝这件礼物,建芬也不也敢收。

        红已经撕了标签,不由分说,直接戴在建芬的脖子上面。

        建芬轻轻摸着项链,激动的很久都没说出话来。

        大家又聊了一会。在兰天鹏的坚持下,这次饭钱由他出了。大家相约下个月,就是国庆节,一起去杜司机和建芬夫妇家做客。

        建芬生日这次,大家一起吃面,开心而又充满了希望。

        从那天以后,红和杜司机、建芬、兰天鹏交了朋友。彼此之间经常有联系。红也不用担心打车问题,无论多晚,杜司机总会打电话问红,要不要接送她?每次,都收红很少的钱。这还是红争执的结果。

        红这个月很忙,每天写稿。还要去报社、杂志社去开会。姐姐是这几家媒体的兼职编辑。平时这些会议是姐姐去参加的,最近姐姐又去外地旅游还是做交流去了,这些事情也就落在红的肩膀上。在红看来,所谓那些文化人的交流,一部分是去旅游的,另一部分是去露脸博个虚浮之名的。她从来不参加这种活动——太虚伪,太累。

        报社和杂志社都在改版。这两个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另外一家杂志也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如果说要讲清楚这三家媒体之间的关系,可长可短,短的就是高导领导相互交差,投资方也相互有所牵涉。但是,如果说要讲清楚这三家媒体之间的恩怨情仇,至少能出个三百万的作品了。

        幸亏,很多事情只是处理当下之事,而不必一定要刨根溯源。于是,也省去了不少麻烦。另外,红自己也是一个只管眼前事情,不多过问前尘往事,也不听信他人的前锦承诺,只是做手头的事情。因此,她没什么特别的朋友,也没有什么特别得罪谁的地方。

        日子也就这样忙忙碌碌中过。至于改版的事情,她只是听,记录,按要求执行。从来不多提一句,也不多问一句。

        唯一激起她波澜的,便是和杨记者有机会坐在一起开会,会后一起聚餐。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杨记者的全名——杨志荣。但是,她依然称呼他“杨老师”。这不过是她个小“技俩”——别人称呼他名字或者杨主任,只有她是杨老师,这多少不同一点吧。

        她也坚持让杨记者称呼她小红。她用了化名,她有固定的化名——林红。

        在会议上,杨记者和她的表现一样,只是附合,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建议。会后,聚餐的时候,杨记者和报社领导坐在一起,交谈甚欢。

        红的姐姐只是兼职的采编人员,她是替姐姐过来开会。虽然往来多次,大家也认识了她,却都并不熟。只是客气和她交流了几句,便都自顾聊天。红也并不想和大家多聊什么,她只是在找机会,想与杨记者说点什么。她并没有想当第三者去破坏什么,她也知道,自己连当第三者的资格和条件都没有。她只想,走近这个男人,了解他,和他做朋友,运气好可以做知己。仅此而已。

        终于到了相互敬酒的环节。大领导带头,转桌敬酒后,大家也都各自端杯彼此之间敬酒。红也跟了其人一起端了酒杯转桌,转到杨记者那桌。一番客套说辞后,共饮了一杯。红又单独要敬杨记者,理由是上次杂志的事情没做好,赔罪酒。这话一说出口,旁边人便哄道“若是只敬他一个那不行,你敬就得一个一个和我们喝,不然不行。”

        红一时怔住。杨记者放下酒杯,拉了红一把,笑道:“赔什么?你个小姑娘不要喝酒,坐一会,喝口茶。”

        旁边人正要说什么,又有人过来敬酒,于是应酬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