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目的明确

第(1/2)页

吕胜男说道:“该窗户很明显就是嫌疑人的进出口,我们在窗外的地面发现了两种类型的脚印。这两种类型的脚印在这里出现得非常多,也非常的杂乱。窗外是东西向的肖家巷,在肖家巷西端的地面上,我们发现了两双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几个新鲜的纸质快餐盒,内有一些吃剩的鸡蛋炒饭和烧烤;两瓶新鲜的红牛饮料罐,还有一枚新鲜的烟头。烟头经过分辨,是二十块一包的普通软壳玉溪烟。可惜的是,在这些东西上我们发现了新鲜的手套印痕及纤维残留,可见嫌疑人十分小心谨慎。不过,我们在这里也发现了那道窗下出现的两种脚印。尽管室外脚印的条件非常不理想,几乎都是既模糊又残缺,但经反复观察比对,我们依然可以确定嫌疑人为两名,且均为男性,其中一人还是个烟民。”

黄震说道:“那个肖家巷我也去过,周围有不少居民小区和自建的居民楼,那些东西会不会是路人扔在那里的?”

张伦说道:“应该不是。我们今天趁着上下班高峰期去绕过几圈,一个人都没遇到过。找附近的住户了解了一下情况,都说那里是以前留下来的老巷子,现在另外一边有了新路,都不走这条巷子了。”

吕胜男点头说道:“肖家巷很窄,才有近两米宽,杂草很多,垃圾却很少,这也足以说明几乎很少有人会走这里。”

黄震点了点头,似乎已经认可了这一观点。

张伦又道:“这些东西是在肖家巷西端发现的,那里往南十多米就来到了百顺街的主街道,难道嫌疑人是从这个巷口进去的么?”

吕胜男说道:“不是,应该是从肖家巷东端与长虹路相接的巷口进入的。因为我们在那个巷口边的垃圾桶里发现了两个新鲜的口罩,还有几块破破烂烂却崭新的毛巾。毛巾上有很多新鲜的破损口,而这些破损口既不是拉扯形成,也不是被锐器划开形成,而是被锯子锯开的。在从这个巷口到岁月玉器店的巷道内,我们也发现了那两种脚印,既有进去的,也有出来的。”

一直没开口的原安铭说道:“从肖家巷东端进去要走两百多米,从西端进去却连五十米都不到,嫌疑人很明显是事先踩过点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吕胜男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在现场就思考过。有两个原因,第一,百顺街是康城的主街道,夜里路灯明亮,街边民用及天网的监控摄像头很密集,很容易就被拍到。而长虹路是康城的老街,这里不但摄像头很少,就连路灯都没几盏。到了夜里,整条街黑乎乎的,人都难见到一个。因此,嫌疑人选择从这个口进入,是因为这里安全系数最高。第二,这样走了一圈,把巷道里当晚的情况摸了一遍,相当于又踩了一次点。”

原安铭点了点头。

黄震说道:“我有些没想通,明明是去偷东西,为什么会跑去那里先吃了个宵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