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成年礼2

第(1/2)页

十八岁成年礼许愿,是许一辈子的愿。

        许完愿后换装。

        换装就是要换上“人”的衣服,在成年礼也叫成人礼,蓝家子嗣在未成年前在蓝家不算是独立的人格,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未成年的蓝家人都不能算是人。

        蓝家人属于天族,天族是人口极少的民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据统计,全世界也就只有不到五千人,分布在地球的各地。因为人数太少,在华国,天族不被单独列为一个民族,因此天族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不如说是一个信仰。天族人在户口和身份证上可以随便选择一个民族,基本上是由父母确定的,大概是因为服饰有相同的地方,k市蓝家很多辈以来就是苗族。

        天族人的身份不是一出生就有的,未成年的天族的后代只能说是准天族人,但天族人的身份却随时可以失去,天族的规矩相对来说会比较严格,也因此有不少接受了人受不了族规,就自动脱离了。

        天族同很多的华国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很多民族都喜欢小孩子早早穿自己民族的服装,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怀,遇上节假日就穿,但天族人不同,天族服只能由成年的天族人穿,而且一辈子也就只能穿三次,一次是成年的时候穿,也就是十八岁成年礼这天穿,一次是头婚双方都是第一次结婚的时候穿,还有一次,是去世的时候穿。还要提的一点是,本来天族是独婚制的,也就是说一辈子只能结一次婚,只能有一个伴侣,但是受时代的影响,现在天族人也是可以二婚的,只是二婚的时候就不能穿天族服了,即便如此,天族人二婚也是会被别人嘲笑的,也因此,天族人对于自己的婚姻感情都特别谨慎。

        此外天族服装同传统苗族服装一样,是由家人手工制作的。不太一样的是,苗族服装以女孩子的服装为主,苗族男孩子的民族服装相对来说很简朴,但是天族服装是不分性别的;苗族服装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天族服装却是直系长辈缝制的。天族人的孩子出生后,会由家里年纪最大的天族人开始缝制衣服,比如蓝湛和梅咖噻的天族服,在两人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蓝爸爸、青女士、蓝奶奶、青外婆也就是梅外婆和尚在世的蓝爷爷、青外公就开始去寻找缝制蓝湛和梅咖噻天族服所需要的东西了,在蓝湛和梅咖噻出生的那一天,蓝奶奶、青外婆、蓝爷爷和青外公就开始动工了,绣的是衣服的“零部件”,孩子总是在长身体,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才会具体测量孩子的尺寸后才会做具体的裁剪,做成衣服,若是孩子不幸,不能顺利活到成年,就要把做好的部分和他一起葬了。可后来蓝爷爷和青外公先去世了。

        其实天族服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十八岁成衣是祝它顺利长大,十八岁穿衣是祝他她一生安好,婚时穿衣是祝他她婚姻幸福,去世时穿衣是愿他她一路走好。

        穿天族服是成年礼最为繁琐的一环。

        穿天族服之前,要“三洗”、“三清”、“三理”,“三洗”是指洗头、洗身、洗脚,“三清”是清耳秽、清指甲、清趾甲,“三理”是指理发、理眉、理睫。

        “三洗”,第一洗洗尘,意味着洗去身上残留的凡尘味,汗、泪、雨、风,雾、雪、霜和烟火,这一阶段要用皂角和清水清洗全身上下;第二洗洗神,意味着洗去灵魂深处因为前十八年见过贪、痴、悔、嫉、恨、惊、恶而产生的阴暗,在这一个阶段要把淘米水倒入木桶中,整个人在里面泡半个小时;第三洗洗念,洗去前面十八年的念念不忘,重新开始。在洗的过程中由同性的长辈帮忙清洗。

        “三清”穿插在三洗的第一洗过程中,三清结束后才开始第二洗,洗神。

        “三理”的第一理,理发,原本都是要束发的,但现在的男孩子基本上都是短发了,规则就改了一下,改成男孩子要修剪头发,达到前不盖额、侧不过耳、后不及领的标准;女孩子要梳头发,束发在头顶,像现在流行的包包头,哦,丸子头,也是因为束发要把所有的头发都梳上去才可以,故而这两年蓝奶奶都叮嘱梅咖噻不能剪头发,刘海也不能剪;“三理”第二理眉毛,要修剪眉毛,把多余的杂乱的眉毛剪掉,第三理要理睫毛,会剪掉睫毛尖端的一点点。

        上面的步骤结束后就要开始穿衣了。

        天族的衣服,是宽袖长袍,类似于古代的衣服,里面是全白的长衬衣,有裤子,外面是一件长袍,袍子上绣有很多复杂的图文、刺绣,玄色打底,深绿色和深蓝色花样,又厚又紧的图文让衣服摸起来凹凸不平的,复杂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