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第(2/2)页

养得很健壮,康平帝欣喜不已,迫不及待的问出他此刻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搬离?他们可曾查到那家人搬到哪去了?”

  刘乐笑容满面的回道。
  “搬到高台县去了,那家人是真厚道,虽已搬走,却还特意出高价将他们租住的那个院子卖下,登记在他家大孙子,应该说是二皇子的名下,临走之前,告诉周围的邻居,他们家会搬到高台县定居。”

  康平帝欣慰的点头。
  “魏长立确实用心了,给我儿寻了户好人家寄身。”

  不管是对方特意买下租住的房子,登记在收养的孩子名下的举动,还是搬离前,特意向周围邻居强调未来定居地的行为,无不表明,对方虽然是将收养的孩子当亲生的养着,却又做好了将那孩子还给其亲人的准备。

  刘乐也跟着点头,随后有些疑惑的说道。
  “奴婢怎么觉得,二皇子的这番经历,似乎有些耳熟?”

  没等他将话说完,康平帝迅速接过话。
  “邵先生!听你这么一说,朕也想起来了,邵先生与朕讲起他当初的经历时,曾提到过,他被东家买回去后,就长途迁徙到湖州,因东家少奶奶将要临产,便临时决定在桃河镇暂住,住了近两年时间,又随东家搬到高台县,正好对得上。”

  因为知道邵云博十分感念他那前东家的大恩,也知道他那前东家还曾帮过他,康平帝对邵云博讲的这些经历,还是比较上心的。
  只因时间有些久远,后来没人再提起过,他才忘了,听到刘乐说耳熟,他才骤然回忆起来。

  “这么说来,邵先生前东家的大孙子,很有可能就是二皇子,陛下,奴婢没有记错的话,就是因为那位东家太太的大孙子要参加本次大考,邵先生才会辞去会试主考之位。”

  康平帝也在随后反应过来,他的二儿子不仅已经平安长大成人,而且还天资出众。
  “对,邵先生昨天还曾特意来告诉朕,他那东家太太的孙子,以十五岁的年龄考取会元,哈哈,那十五岁的会元,可是朕的亲生儿子。”

  康平帝抚着胸口,绽放出十分灿烂的笑容,他总算体会到邵云博在他面前流露出的激动与喜悦了。

  不,他可是亲爹,这种难以抑制的欣慰与激动,应当比邵云博当时的心情更高兴。

  虽然帝卫队的人为了确保无误,在桃河镇反复核实过,确定他们送回来的消息准确无误,现已去高台县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刘乐心中还是存在一些隐忧。

  “陛下,我们可以先请邵先生过来,再核实一下,他比二皇子先到李家,应该知道些消息。”
  听到这里面的担忧,康平帝的情绪这才平缓下来,应下刘乐的建议,毕竟事关重大,不容有任何差错。

  邵云博来得很快,因为康平帝这突如其来的召见,让他忍不住担心,是不是又有什么重大变故发生。

  听到康平帝突然问起他随李家在桃河镇暂住的那段往事,还提到他曾有意避开的内容,让邵云博瞬间慎重起来。

  “回禀陛下,李家当初之所以临时决定留在桃河镇暂住,除了少奶奶将要临产外,还有就是少爷受重伤,但是那位少爷,当时只是我们在桃河镇外的河中救起的一名陌生人。”

  邵云博当初有意隐瞒了李成锋受伤被救,顶替李家亲生儿子的事,现在听到康平帝突然问及‘少爷受伤’一事,他就明白过来,可能是因为李家小少爷考了会元的事,让李家又重回康平帝的眼中,且对方曾让人去桃河镇调查过。

  康平帝其实不知道这件事,听邵云博这么一说,他不动声色的回道。
  “你接着说下去。”

  “据老臣猜测,那李家太太的亲生儿子应该是出了什么意外,在发现被我们救回去的小伙子是个品性不错的后,就决定收下对方当义子,还让他顶替了自己亲生儿子的身份。”

  虽然邵云博说的这件事,让康平帝感到有些意外,也明白对方当年有意避开,没有坦承这件事的原因,不过这件事,显然不是他想知道的重点,直接问道。
  “你可还记得李家少奶奶生孩子那晚的具体经过?可曾发现其中有何异常?”

  听到这个问题,邵云博虽然更为不解,但他还是故作努力的摆出认真回忆的样子,即便他不用回忆,就记忆犹新的知道哪里有异常,可他当年没提,现在肯定不能直接坦白。

  “虽然已经时隔十五年,老夫还是记得,少奶奶当年因为是初次产子,一直拖到子时过后,天将亮时,生下的小姐,东家太太怜惜我们这些下人,在小姐出生后,就让我们先去睡。”
  “等到我们次日醒来后,才知道少奶奶后来又生下一个小少爷,因为小少爷不仅出生得晚,身子也特别弱,太太不仅让少奶奶做双月子,也还让小少爷在屋里养足了两个月,总算健壮一些后,才抱出来。”

  听到邵云博仔细描述的全过程,正好对应上他们这边的信息,再次确定,那李家的大孙子,应该就是自己的二儿子,让康平帝十分欣喜,努力保持镇定的问道。
  “这么说来,考取今科会元的李常煦,应该就是当年那个身体虚弱的小少爷吧?”

  对于这一点,邵云博当然是十分肯定。
  “是的,太太顾虑到两个孩子年龄太小,才会带着我们在桃河镇住了近两年,等到确定两个孩子都身体健康后,才搬到提前选定好的高台县。”
  “老臣记得,因为家里人照顾的十分精心,在饮食方面更是非常用心,而且太太还让少爷和小姐打小就开始锻炼身体,所以两个孩子后来一直很健康。”

  刘乐边为邵云博添茶,边问道。
  “邵先生,咱家比较感兴趣的是,那李家义子,后来怎么就成了李家‘亲子’,后面似乎还与少奶奶生育的有儿女?”

  虽然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突然叫过来问这些,邵云博还是实话回道。
  “那成锋少爷为人忠厚朴实,太太本就不忍让儿媳少年守寡,便在征询过两人的意愿后,做主让他们二人正式拜天地,结为夫妻,还请老臣做了证婚人。”

  康平帝下意识问道。
  “你能确定你那东家太太,真的是她亲生儿子的亲娘吗?”

  您都说是亲生儿子了,还能不是亲娘?虽然他也认为东家太太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像是亲娘能干得出来的。

  “启禀陛下,那李家太太是位大爱的妇人,这世道对女子较为苛刻,她当初应该是因为家里少个可以顶门立户的男丁,才不得不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背井离乡。”
  “也是为了能在异乡立足,免受欺凌,才会决定收个义子充门面,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陛下恕其过。”

  康平帝摆摆手道。
  “你不必为她求情,反倒是朕要感谢她心存大爱,才会将捡回去的子孙当亲生的教养,给朕教出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邵云博闻言,骤然抬起头,难掩错愕的问道。
  “陛下这是何意?哪位是您的儿子?”

  今时不同往日,就算他将李家把半路捡回去的义子,顶替亲子身份的事坦白出来,邵云博也有把握能帮李家脱罪,毕竟这件事不算什么,不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更不会给皇上产生什么威胁。

  可是康平帝的话,还是让邵云博感到十分震惊,下意识问出心中的疑问后,他随即想起那个据说在流放途中夭折的二皇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