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2/2)页

鞭子挥过去。
  “给我继续,今天就是玉皇大帝来了,你们也别想逃过应有的惩罚!”

  被打中的人惨叫一声后,抬手就狠狠的还给对面人一个耳光,对面的人当然不甘示弱,迅速还了一个,其他人也不敢耽搁,深恐下一个挨鞭子的就是自己,赶紧继续。

  徐景年点头道。
  “不过分,不过得饶人处且饶人,姑娘何不高抬贵手,让他们完成自己答应的弥补条件就行?”

  看到那些人被打得鼻青脸肿不成样的模样,这事恐怕不好善了,还会给这姑娘的家中带去难以承担的后果。

  李常欣却不愿接受对方的好意,要不是这人有点多,她一一揍过来,体力消耗有些太大,她才不想让这些如此轻松的打耳光过关。

  “不行,我一定要让他们好好长个教训,民以食为天,他们这些不事生产的纨绔不仅对百姓没有半点贡献,还如此糟蹋百姓的血汗,实在太没有底线。”
  “没被我遇上的时候,算他们走运,既然被我抓个现行,不给他们一个痛彻心扉的教训,我就有罪,你们想要帮他们、护他们,也是在助纣为虐!”

  听得出李常欣的痛心疾首,王修业赶紧摆摆手道。
  “不、不,我们虽然认识这群家伙,绝对没有想帮他们、护他们的想法,他们自作自受,要是被我给遇到,也不会轻饶。”

  听到这话,满心悲愤的人,在互相对打时,无意间更加大了力度,使得周围揍人的声音迅速变得更加清晰,让人光是听着,就觉得痛。

  蓝衣少年不甘心的开口道。
  “王三哥,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亲戚,你不帮忙就算了,怎么还落井下石呢?”

  王修业面带笑容,语气却很淡漠的回道。
  “因为我也非常看不上你们的恶行,仗着自己出身在富贵窝里,就敢这肆无忌惮的糟蹋这么一大片地的庄稼,打死你们都不冤。”

  李常欣这才赞赏的看了王修业一眼。
  “嗯,你这兄弟还不错,我没打死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活着为自己赎罪,不将这块地,按我的要求给种出来,这事就不算完!”

  这是南江书院罚人的方式,哪怕是外地人,只要不是因为人力不可反抗因素造成的意外,但凡糟蹋了庄里的地,都需按照要求种回来。

  没有切身种地之艰辛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地里的庄稼从播种到长成有不易,也不知道珍惜那些劳动成果。

  南江书院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因为不管他们再怎么努力,田地里的庄稼能否长成,长成之后的收成有多少,还需看天意。
  谁都有过的付出艰辛劳作后,最后却因各种原因导致欠收,甚至是颗粒无收的经历。

  听到李常欣将话说得这么满,徐景年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这姑娘不管是衣着打扮,还是那身手,都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培养得出来的。

  在这京城中,敢在不明身份的情况下,冒然对这些权贵家的子弟出手,还不惧此事过后,会给她家带去麻烦,叫嚣着后继还要让这些人留在这里种地的人,他实在想不出几个。

  当今圣上倒是还有两位公主,可是那两位公主一位年幼,一位比这位还要小个两三岁的样子,都对不上。

  除此之外,也不是各家王府的郡主、县主了,但是那些郡主、县主不可能不认识地上的这群人,不可能这么不给面子,且对方似乎连他与王修业都不认识,很有可能不是京中人。

  不是京中人,又这般无所畏惧,徐景年迅速想起一家,就是应他祖母之邀,今日一起去护国寺上香的李家人。

  这位应该就是李家的乐阳县主,与太子殿下充做龙凤胎一起养大的那位,只是此前从未听说乐阳县主擅长马上功夫,徐景年才没有往这方面联想。

  毕竟提及高台县李家,众人对他们的印象,首先是培养出一个少年状元,是皇上的儿子,现在已被立为太子,其次则是开设大名鼎鼎的南江书院的东家,怎么看都是个书香人家。

  结果与考了状元的养孙一起长大的孙女,竟然被培养出一身过硬的功夫,这李家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过知道是这位,徐景年就放心了,以李家现在京中如日中天的地位,的确不惧这些人所在的家族,毕竟是这些人有错在先。
  就是这位乐阳县主的性格未免太强势,得理不饶人了些。

  心中正这么想着,后方有柱国公标识的车队已经缓缓接近,隔着一段距离就看到这边的情况,柱国公府的家将赶紧打马过来询问情况。

  只是场上的情况让他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发现他们家的大公子也在,赶紧问道。

  “大公子,乐阳县主,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

  蓝衣少年难掩悲愤的回道。
  “需要帮忙的是我,胡校尉,老夫人可在?我要请老夫人帮我们主持公道。”

  李常欣嗤笑着回道。
  “你好大的出息,你这两个大哥都不为你出头,还指望徐家奶奶会帮你?你以为其他人都跟你一样不识数,你知道这么大一块地能产出多少粮食吗?就这么被你们糟蹋了,一点都不觉得亏心,真是无可救药!”

  柱国公夫人听说这件事后,连面都没露,直接吩咐道。
  “乐阳县主做的对,胡校尉,你先安排人让他们给那农家赔礼道歉,再让人将他们好好送回各家府上,告诉他们的长辈,就说是老身说的,从明天起,那些小子都需按时来这里做工,向老农请教,这片地还可补种什么,要负责将这块种好,直到完成釆收后,才算过关,那些不知劝阻主人,还陪着主人胡闹的侍从,都给充军。”

  胡校尉领命而去,陈凤琪才找到机会开口。
  “这是常欣惹的事,夫人何必往自家身上揽?连累府上与其他故交生嫌隙,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柱国公夫人却笑着解释道。
  “太尊夫人别嫌我多事,横加干涉就好,圣上最恨这等行径,若是被那些言官给闹上朝堂,这些人不仅自己下场更惨,他们所在的家族也要跟着受牵连,乐阳县主这般惩罚他们,看似严苛,其实是救了他们一回,由我出面,他们各府都要谢我,怎会生嫌隙?”

  但是刚到京中的暴发户李家出面的话,又是另一番光景了,那些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记下这笔帐,认为是李家在打他们的脸,说不得还要将这笔帐算到太子头上。

  柱国公夫人很了解京中权贵底上的心态,才会先出这个头,听了她的解释,陈凤琪也明白过来。

  “多谢夫人为我们分担这份压力,都怪我没有教好,常欣这孩子,实在太冒失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