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2/2)页

的人家,就算是民间普通百姓五世同堂,也没有分家一说啊。”

  听到分家,五房的林氏顿时眼睛一亮,分了家,他们就是大将军府,她是名正言顺的大将军夫人,比现在屈居人下,当个空有名号的宣武侯五房强多了。

  所以听出宣武侯府的不赞成,她迫不及待的回道。
  “大伯,这可是母亲的意思,树大分枝,本就是应有之分,我赞成母亲的意思,分家以后,就这么处理走礼的事,省得一大家子总这么混在一起,为些不值得的小事伤了情分。”

  庶出的几房却不愿意分家,分了家,他们就是宣武侯旁支,自家的孩子也不再是宣武侯府的少爷与小姐,这是其他几房都不愿意接受的,纷纷表示反对。

  好不容易得到老夫人亲自开口,允许侯府几房分家的大好机会,林氏怎么愿意错过,抛却以往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积极反驳不愿分家的其它几房。

  宣武侯老夫人将众人的反应都有听在耳中,长房没有按例继承大将军之位,本就在私下愤愤不平,若是现在将承了大将军之位的五房给分了出去,会使得宣武侯彻底沦为空架子,虽然不愿看到五房的得意嘴脸,也不愿分家。

  郑氏强撑着笑脸道。
  “娘,走礼的事,还按旧例来就行,哪里就到了需要分家的地步呢?真要是分了家,让外人怎么看待我们王家呢?”

  宣武侯老夫人不为所动的说道。
  “这是我的吩咐,旁人就算议论,也只是议论我,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既然大家的意见达不成一致,这样吧,愿意分的直接分府另过,不愿意分的,可以先分产不分家,这样一来,等到我死后,就不用担心你们会在我的棺材前头为分家产打起来了。”

  听到这话,厅中众人纷纷跪下请罪,眼看老夫人态度坚定,众人只得放弃还想再劝止的想法,唯有五房毫不掩饰喜意。

  低着头的王修业知道,这是他祖母为了能让他在名誉不受损的情况下,清清白白的从侯府脱身,才会使出这招,让五房为他打头阵。

  确定好在庆功宴后,就请族中众老来主持分家事宜的决定后,王家各房都消停了下来,生怕再次惹怒老夫人,会在分产的时候的吃亏。

  也是直到这时,众人才发现,在他们心中素来脾气温和好说话的老夫人,一旦较起真来,连大房的宣武侯夫妻都拿她无可奈何。

  太尊府送了贺礼后,李常欣与赵小雪她们这些同袍也都有所表示,虽然送的礼物并不贵重,但也多少都是个心意,都有收到宣武侯府的请柬。

  江燕娘带着她们一行人宣武侯府赴宴后,太尊府倒是迎来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陈凤琪刚从宫里回来,就听说张居民大人的夫人前来府上拜访她,已经等了半盏茶的功夫。

  这让陈凤琪有些意外,毕竟府上与张家并没有什么交情,虽然初来京城时,听说他们府上的五小姐曾因帮李常欣说话,被人针对的事,对她们颇有好感,还曾特意当众夸赞过她们。

  可是张家用是清流一派的代表势力,他们家则是从进京起,就打上了权贵的标签,不说是仇敌,但也绝对不是一路人。
  纵然她与张居民大学士并没有什么政见纠纷,两家也不好多有往来,以免‘玷污’了张家的清誉。

  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民的夫人突然亲自上门拜访的来意,还真陈凤琪感到有些好奇。
  “不知道张夫人大驾光临,劳贵客在此久侯,老身实在抱歉!”

  看到主人家回来,张夫人松了口气的同时,赶紧福身行礼道。
  “是妾身冒昧登门打扰,还请太尊夫人恕罪。”

  陈凤琪微笑着抬手示意道。
  “夫人不必多礼,请坐,想来你若不是有什么重要事,肯定不会特意走这一趟,请但说无妨。”

  见陈凤琪言语直接,态度爽朗,语气却很温和,没有任何试探,让张夫人放松了一些,就不打算绕弯子,直接道明自己的来意。

  “妾身今天来府上,是为家里的五孙女,想要拜托夫人,与府上的乐阳郡主。”

  陈凤琪闻言,更感意外,拜托她也就算了,还拜托李常欣,想拜托她去帮忙揍人出气吗?除此之外,她是真心想不到以李常欣在外面的‘盛名’,能让对方这种人家拜托什么。

  示意周围侍奉的人退下去后,陈凤琪才关心的问道。
  “贵府的五小姐,这是遇上什么难事了吗?”

  张夫人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陈凤琪的帖心举动,让她再次到放松许多,鼓起勇气张口道。
  “实不相瞒,我那五孙女命苦,还没满周岁,她爹就病亡在任上,我那三儿媳大受打击,眼看生无可恋,已存死志,我便做主,让她借假死脱身,改名更姓的改嫁到外地去了,如此一来,就是我那可怜的五孙女,从此变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女。”

  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能为守寡的儿媳做到这一步,让陈凤琪对这位张老夫人多了一些敬佩。
  “夫人心慈,实属难得。”

  要是换了别人,张老夫人肯定不会如此轻意的说出这个秘密,毕竟除了她与丈夫,以及几个负责操办这件事的心腹,其他人都以为她的三儿媳是在丈夫过世后,伤心过度,病死在庄子上了。

  但是比起眼前这位能在亲生儿子还活着的情况下,就做出亲自帮儿媳选人改嫁的创举,像她家那样,只是在儿子故去后,才放儿媳出去改嫁的行为,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所以张老夫人并不担心对方会反感。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这让张老夫人彻底放松下来。
  “妾身所做之事,远比不上太尊夫人的大义,因为身世方面的原因,我那五孙女悦姐儿的亲事,一直不顺,去年好不容易遇上一家还算合适的,刚定下将要定亲的日子,那家就因牵涉到先帝大皇子一案,全家都被流放出海了。”
  “今年又相看了一户比较合适的人家,结果,还正在接触阶段,他们又因涉成王一案,全家也被流放出海了。”

  这让陈凤琪的心情有点微妙,毕竟将那些人流放出海的决定是她做的,虽说这也证明,那两家都不是什么良人,可是被不知情的人当面这么说,这心里终究还是略有那么一点过意不去。

  “这事也确实赶得太不凑巧了些,不过这两门亲事都没有确定下来,就出了这些事,能给五小姐带来的影响应该有限吧?”

  张老夫人满脸无奈与悲愤的说道。
  “本来应与太尊夫人说得这般,又没有正式定亲,那两家出事,应与悦姐儿无关才是,可是这事不知怎的,竟被那别有用心之人给传了出去,现在外面的人,都在说我家悦姐儿命硬、克亲,才会不仅克得父母双亡,还会克那与她议亲的人家。”

  陈凤琪闻言,立刻不满的皱眉道。
  “这是什么无稽之谈?是那些人家自己早就起了异心,才会涉及到那些大案中,与五小姐这么一个早前不曾与那些人家有瓜葛的姑娘何干?”

  这话实在是正说到她的心坎里,让张老夫人悲从心来的掉眼泪。
  “还是太尊夫人圣明,一眼就能看出这里面的关键,可是外面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小人,现在将话传得难听得很,我那可怜的悦姐儿为不了连累家中姐妹,就想绞了头发去庵里做姑子。”
  “妾身辛辛苦苦将她拉扯这么大,如何忍心看着她就这么伴青灯古佛一辈子?”

  擦干眼泪后,张老夫人不好意思的补充道。
  “还是我家老爷说,既然乐阳郡主能去军中,徐家的景月县主也能去军中,干脆让悦姐儿也去军中,让她给自己挣个出身,将来就算不嫁人,也比去庵里强,妾身这才厚着脸来求太尊夫人。”

  经此一事,张五小姐的亲事肯定会变得更为艰难,就算是低嫁,也未必能遇上真正待人宽厚的人家,人生在世,人家还没个不顺的时候,要是都往她身上推,光是想想,就知道那日子有多难过。

  陈凤琪还真有些意外,那张居民大学士看着是个很典型的文臣,不负其清流之首的声望,没想到他在私下里倒是个思想开明懂变通的。

  “这事简单,只是不知五小姐本人对于去军中一事,意下如何?”

  听到陈凤琪如此干脆利索的应下,张老夫人赶紧回道。
  “妾身已经征询过她的想法,她说她愿意,这段时间一直有在私下里练习骑马射箭的功夫,还跑步之类的,身手虽然不如郡主,也不及景月县主,但是她说,她不怕吃苦,她一定会好好练功,不会给郡主拖后腿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