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2/2)页

从小被宠得有些骄纵的性格,她也不适合嫁入高门。”

“此前相看的那些人家,虽然家世差了点,却都是些家境宽裕的人家,对我们家有借重的地方,就不用担心思佳将来嫁人后,会在婆家受委屈。”

大钱氏却不赞成的回道。

“再怎么说,我们思佳……”

没等她将话说完,母女二人耳边就传来一个声音道。

“再怎么说,瑞儿现在都已姓何,思佳也姓何,与陈太尊无关,与安远伯李家更无关,这件事早有定论,你再怎么强调思佳是太尊的亲孙女,都无济于事。”

“你和思佳若是还想不明白,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我就安排人送你们回巩县,让你们好好在那边休养身心,免得你们心中眼里只有这京中繁华,一点都看不清楚形势,给家里招祸。”

听到丈夫的话,站起身的大钱氏有些不大自在的笑道。

“老爷说得这是什么话?我也就是私下里和慧宜聊几句家常,没有别的意思,哪里会给家中招祸?”

已经在工部中调任闲职,不用再经常出差的何文生,目光锐利的看着妻子道。

“时刻惦念着那些不属于我们何家的一切荣光,就是为我们何家取祸之道。”

说起这些,何文生就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年被带到朝堂上,在那个代表着权势与富贵,同时也能主宰着他们这些人生死的大殿中,所经历过的那些让他每每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感到后怕的场景。

他正是在那里,无比清楚的认识到,那陈太尊远不似世人所称颂的那般宽仁,对方一言不发的看着他们那些人的目光中,透着对一切都了然如胸的嘲讽与淡漠。

“能保持现在这局面,已经是我们何家最大的幸运,谁要胆敢试图去打扰太尊,别怪我将他逐出家门。”

何文生是真的没有想到,他当年心思一动认下的儿子,竟然是个由寡居妇人独自拉扯大的独苗,他后来也曾派人打听过阳台乡李氏的情况,知道以李氏族中一直以来的习俗,失去成年儿子的妇人,下场有多凄惨。

所以对于自己当然因私心而做下的事,何文生早就感到后悔,见到陈太尊对何瑞的态度,事过之后,彻底冷静下来,他还隐约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像他原以为的那么简单。

因为这让他对何瑞恢复记忆的时间,忍不住生出一些怀疑,若是太尊当年看出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为了能给他这个当时的高枝当儿子,选择放弃生母。

从而使得其生母对他彻底寒心与死心,才会决定与其断绝关系,就能解释对方发达后,对何瑞与其后来生的子女,如此冷漠无情的反应。

只是心中虽然浮现过这些猜想,何文生一直心存侥幸,不曾想过要去确认自己的猜测,更曾跟家里人提起。

因为他实在不愿相信,自己这些年确实有当亲生子悉心栽培,十分信重的何瑞,会是一个为了荣华富贵,不惜抛弃生母与身怀六甲的发妻的卑鄙小人。

毕竟这些年来,在他心中,何瑞虽然资质有限,为人却是敦厚有礼,对他们夫妻孝敬有加,对妻子儿女也都十分爱护,是个踏实本分的老实人。

同时他更清楚,且不说他就算找何瑞当面确认,对方若真是那等人品卑劣之人,也不会承认,若是让家里的其他人知道,更是难免会心生嫌隙,打破目前这平静和睦的表象。

也正因心里存着事,何文生这几年苍老得十分快,脾气也变得有些暴躁,只得早早的主动退居二线,再没了想要更进一步的想法。

在门外听到妻子与女儿的几句对话,着实让他火冒三丈,还不得不强压着火气,只是说出的话,难免透着冷意。

那陈太尊在监国之位上时,不曾对他们家有任何的照顾,还任由别人将何瑞调到更加清闲,没有任何上升空间的位置上。

如今在皇上与朝中众臣的再三挽留下,态度坚定的退位,在安远伯李家不缺圣宠的情况下,不曾想过要趁机提携她这些亲儿孙,由此可见,人家确实是彻底没将他们这些人放在眼里,更没有放在心上。

对何文生而言,这也更加证明他一直深压在心底的那个猜测,可他现已年迈,已经承受不了揭开真相的后果,只能选择继续憋着,直到将自己的猜测带进棺材里。

在这种情况,何文生只盼着自家能离对方更远些,全家任何人,都不要再出现在对方面前,提醒对方那桩旧事。

因为事情若真如他所猜想得那样,杀人不如诛心,陈太尊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不闻不问,对那些对她不离不弃的人,例如只是她儿媳的安远伯夫人,视若亲生的举动,也就都能有了解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