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

第(1/2)页

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

    离开朱雀镇以后,新军挺进东南方向。

    从淮南东路再到两浙,距离最近,地势也最为平坦。

    途径至淮南东路徐州时,已过去半月有余。

    卫渊没有着急行军,而是将附近山匪一一铲除之后,才继续前行。

    铲除山匪,护佑一方百姓安宁,乃是好事。

    所以,东南经略使范纯仁也并未阻拦。

    不过让他感到诧异的是,在新军驻扎于徐州城内时,卫渊还将当地有名的帮派——盐帮连根拔出。

    这盐帮性质与漕帮相同,不过影响力与势力都不如漕帮。

    离开徐州以后,范纯仁才问道:

    “盐帮背后势力错综复杂,而且只是个江湖帮派,没听说他们如山匪一般打家劫舍,何须多此一举?”

    卫渊当然不能告诉他,盐帮在淮南地界,经常去抢漕帮的生意,让势力遍布两浙的漕帮经常利益受损。

    “据说这个盐帮在战时曾哄抬盐价,而且经常欺压百姓,使当地民众苦不堪言,顺手拔掉的事情而已,也算利国利民了。”

    卫渊随口应了句,范纯仁便没在多想什么。

    盐帮一除,漕帮的势力,就能正式渗入淮南地界了。

    毕竟,拔掉盐帮,那些淮南的氏族们,定会再去扶持另外一个盐帮。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有着自己支持的漕帮先入为主。

    如果这段期间,再出现什么变数的话,卫渊不介意待凯旋时再杀一次。

    “海州、楚州一带靠近沿海,听说亦有倭寇作乱,如今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只知大军会前往那里,并不晓得我们会到海州。”

    “本帅已将斥候散出去,打探海州倭寇情况,约莫需要在海州待一段时间。”

    “如果范大人着急上任,就暂且先行一步,待本帅灭了海州倭寇,再去东南找你汇合。”

    从海州开始,一路前往沿海城市,从北杀到南,这铲除倭寇的任务,也就算完成大半了。

    只是如此一来,原定六七月左右凯旋,只怕要往后推迟一番了。

    正所谓兵无常势,皇帝那边,倒是无需担忧。

    左右也就是多出一两个月的时间而已。

    范纯仁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行一步,两浙见。”

    “两浙见。”卫渊微微颔首,派了一百轻骑护送范纯仁前往东南。

    跟随卫渊一路而来,范纯仁能够明显感到,对方无论是在讨论军事或是其它,都会叫上自己,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人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他这个经略使,自然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对于卫渊的决策,他也是大力支持。

    同时以经略使的身份,催促两浙先运一批粮草过来。

    随军粮草倒也够用一段时日。

    范纯仁这样做,是在给卫渊示好。

    待其走后,卫渊便就兵进海州。

    当地刺史与一些大族宗老接到消息后,当日就在城门外等候。

    大概到了午时,新军才行至此处。

    说实话,根据皇城司传来的情报,海州一带的倭寇,顶多也就数百人而已。

    完全无需大军亲赴,只派遣一名将领率千人即可。

    但卫渊仍是来了,只因这海州内,有一大士族,便是海氏,也就是负责改盐制的海舟家族。

    海州临海,海家如果想要做海运的生意,当然不会舍近求远跑到两浙去。

    卫渊率领大军来此,就是要与他们谈一谈。

    海家与盛家情况相似,盛家是大房做生意,二房走仕途,然后官商勾结。

    而海家是大房在朝为官,二房从商。

    到了海州城外,卫渊让大军就地安营,只率满甲营去往城中。

    卫渊并未与当地刺史多做交涉,因为在海州,海家才是真正意义的一把手。

    当地刺史畏惧海家在朝中的权势,通常海家说什么,只要不影响他的利益,他一般都不会反对。

    既如此,卫渊就与他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当夜,卫渊与三百亲卫,在海州城防营中落脚。

    整个海州的兵力加起来,约有一千五百余人,少得可怜。

    翌日,卫渊打算带着满甲营前往海家。

    亲卫都头江稷不解道:“卫帅,以咱们得身份,应该等着海氏找上门来才是,为何咱们要去寻他们?”

    卫渊好奇道:“你似乎猜到了本帅要做什么?”

    江稷拱手道:“卑职不敢胡乱猜测,但是想来应与海运有关。”

    “卑职说那么多,只是想说,卑职是卫帅的人,万事都会为卫帅考虑。”

    卫渊道:“连你都能猜到本帅前往海氏是为了海运一事,看来,这海氏,本帅还真要去一去了。”

    江稷不解,但是也没有再过多询问下去。

    身为亲卫,有些话,当说不当说,他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只是要让卫渊感觉到,他这个亲卫,是真的在为他考虑。

    毕竟,将来能否有远大前程,成为陈大牛那样的将领,都在卫渊的一念之间。

    卫渊的想法也很简单。

    他就是要告诉赵祯,他贪财,很贪财。

    赵祯这种君主,不怕做臣子的贪财好色。

    臣子越是重名利、贪财,他越是敢用。

    随后。

    三百名身着重甲的亲卫,随着卫渊登门海氏。

    负责看守海氏大门的那些下人们,一瞧见那些脸戴可怖面具,手持关刀,威风凛凛,一身杀气的将士,顿时打了个哆嗦。

    直接跑到后院,去禀明海氏二房家主海清。

    这时,海清正与家人聊天,

    “朝云,你这丫头,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多住几日。”

    “明儿个我要去拜访你们京城的那位忠勇伯,不妨先与我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在卫渊出征之前,海忠的女儿,海舟的妹子海朝云就出发来到此间。

    她是要去寻自己兄长的,顺道瞧瞧沿途风景。

    此刻,海舟正在两浙主导盐税改制。

    提起忠勇伯卫渊,海朝云一脸惊讶,

    “他来了?”

    海清道:“你还不知?昨儿个,刺史来寻叔父,就是要与叔父一同去城外迎他,之后又一起到刺史大人府上用膳。”

    “你兄长倒是与叔父说起过他,此人,想要染指咱们海家的生意。”

    海朝云道:“侄女儿在京很少与勋贵交涉,但也从一些姐妹口中得知,忠勇伯卫渊是一位英雄。”

    英雄?

    海清暗自喃喃道:“若是英雄还好说,怕就怕,是一位枭雄啊!”

    话音刚落。

    海氏下人便跑着来到此间,慌里慌张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