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一个强大到有点过分的刘备(求月票~)

第(1/2)页

  正出神间,一道熟悉的柔腻声在身后响起,“想什么呢?”

  李风收回思绪,淡淡说道:“想如何治理冀州。”

  雲汐幽幽说道:“刘备能够击败袁绍,拿下冀州,你也算是居功至伟。若无你,刘备此时应该还在四处流浪吧?”

  “那不至于。”

  李风微微摇头,历史上这个时候刘备已是豫州刺史,掌控着大半个徐州,虽然徐州很快就被吕布夺走,之后又流浪了六七年才在新野扎住脚跟,但至少这个时间段,没有雲汐说的那么惨。

  “为了让刘备赢下袁绍,你可谓煞费苦心啊…”

  雲汐叹了口气,来到观景亭前,倚栏而立,目光眺望着山下的沓氏城。

  “我怎么感觉你这话带着一股子怨气呢。”李风来到她旁边,拿起一只微胖的小手盘了盘,试图消弭伊人的怨气。

  雲汐横了他一眼,又向着山下,“真想把你从这里推下去。”

  “推下去我也摔不死。”李风瞅着下面间隔十几米的缓坡,忍不住杠了一句。

  “那就把你的手脚绑了,再推下去!”

  “最毒妇人心。”

  “再毒也没你毒!”

  “我不就绑了你一个多月,还记着这茬?至于吗?”

  李风摇了摇头,叹道:“我那一个多月多卖力啊,变着花样让你开心,每天都累得跟狗一样,唉,终究是错付了。”

  雲汐脸上一红,啐道:“我说的是你封我技能的事。”

  李风眨着眼装傻,“这个真不是我干的。”

  雲汐没好气白了他一眼,撇过头去,明智的没有继续争论这个话题。

  李风从兜里摸出一个圆润的物什:“请你吃个核桃,消消气。”

  雲汐伸手接过,感觉手里猛然一沉,发现居然是个实心铜核桃,又白了他一眼:“无聊!”

  李风嘿嘿一笑,转而问道:“你接下来准备去哪?打算帮助哪个诸侯?”

  雲汐侧过头,眼神复杂的看着他。

  “我准备回化外之地。”

  “没能阻止你帮助刘备,连技能和神力也被封了,那我留在这里还有什么用?甚至还因为你,沾染上了杀孽因果而折寿,估计要回到化外静修个十几年,或者更久才能补救回来吧。”

  李风一愣:“杀戮因果,哪是什么东西?”

  “我此前曾助袁绍击败公孙瓒,风雨火雾齐出,造成冀州东三郡百万余无辜的百姓受灾,数十万人流离失所,10余万人死亡,由是沾染了杀孽。”雲汐幽幽说了一句,给李风解释起何谓杀孽因果。

  用无差别的手段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就是杀孽,就会折寿。

  历史上但凡做出此等之事的人,断然不会长寿,杀孽太多,因果太多,有伤天和,天道不能容你。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才都选择避世隐居,不参与世俗之事的原因。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沾上杀孽因果,而代价则是轻则折寿,重则身死道消。

  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四百年前曾有一位化外之人,为了助他的国家一统天下,屠杀了超过百万人,被称为杀神。

  最终手上沾染了太多杀孽,寿命骤减。

  不出七十岁便死于非命,而如果没有沾染上那些因果,他有希望活到一百二十岁,甚至更久。

  而冀州争夺战中,雲汐直接造成这100余万无辜的人受难,几十万人流离失所,10万余人死亡。

  当她窥探天机时,发现自己的寿元骤减,顿时大惊,立即打消了前往兖州帮助曹操的念头,决定重归化外之地。

  化外之地并不是指一个固定的地方,只要能把身心与世俗隔开的地方,都统称化外之地。

  酸枣那个山边小村,就曾是化外之地。

  听了雲汐的解释,李风恍然。

  忽然紧张的问道:“那我杀了那么多外族,会折寿吗?”

  “不会,在你杀他们之前,他们先杀了许多汉人,已经沾染上了因果报应,而你便是他们的报应,所以不会折寿。”

  “哦…”

  李风松了口气。

  亭子里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雲汐幽幽问道:“你呢?要和我一起走吗?”

  “不了,我要助大哥一统天下,重塑这个世界的秩序…”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天下合已久,此时当分,岂是你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

  说完她似乎想到了什么,笑了笑,“不过这倒是....蛮符合你性格的。”

  李风也跟着笑了笑。

  观景亭里再次安静下来,一时之间,二人谁都没有再说话。

  不是无话可说。

  而是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这时,丝丝细雨的从长空中飘落下来,天地间水雾一片。

  “下雨了。”

  雲汐探出手臂,看着雨幕将亭外亭内隔绝成两个世界,一时间思绪发散,说起来第一次与李风发生碰撞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天。

  良久。

  她站起身,冲李风展颜一笑,“我该走了。”

  李风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他在想,这或许这就是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没有说再见,是不想说了再见就再也见不到了。

  望着雲汐丰腴多姿的身影在青石板道上逐渐远去,默默念道:“一路珍重。”

  雲汐似是听到了他的祝愿,身形微微顿了一顿,旋即便加快了速度,消失在竹林掩映之间。

  ……

  袁绍连夜撤离邺城以后,刘备顺利接管邺城,全据冀州,之后亲率十万大军逼近壶关,剑指并州九郡。

  斩草除根的道理刘备还是懂的。

  尤其是对方还是倍受世家青睐的袁绍。

  不一棍子打死,袁绍很快就会依靠四世三公的深厚人脉,东山再起。

  李风并未随军前往并州。

  因为不需要。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大到袁绍没有任何可能翻盘。

  并州九郡目前只有太原和上党两郡在大汉控制之中,也就是在袁绍的控制之中,其余七郡在鲜卑、南匈奴、东羌胡手中。

  上党、太原、河内三郡目前只有六十多万人,最多只能征兵五万,加上原本的一万人马,袁绍目前拥有六万兵马,从坐拥两州和拥兵五十万的天下最强诸侯之一,到仅剩三郡和六万兵马,袁绍只用了半年多时间。

  血崩!!

  导致袁绍血崩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刘备的出手时机卡得非常精准,特意挑了袁绍刚刚拿下冀州,旧力新去,新力未生的时间出手,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之势,根本没给袁绍任何喘息之机。

  二是袁绍不甘服输,非要东出与刘备决战,然后一战回到了会盟前。

  这两个原因但凡少一个,袁绍目前都依旧会是大汉所有势力中保三争二的诸侯。

  可惜没有如果。

  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决定买单。

  对于刘备大军的进逼,盘踞在并州的三部胡人纷纷惊恐不安,与袁绍统治并州时与他们相安无事不同,在他们眼里,刘备是坚定的杀胡派。

  幽州周边各族在短短几年内全部沦为幽州治下之民便是明证。

  于是,东羌胡、南匈奴、包括盘踞并州的鲜卑人纷纷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赞助骑兵十五万,助袁绍抵抗刘备。

  然而,已经倾覆的大厦岂是人力可以挽救?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诸葛亮那般能力,可以在天下大局几乎已经确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